附属九院北院神经外科研究成果荣获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
2015-08-10 浏览( 来源:第九人民医院 
 撰稿:杨西涛
 摄影:

  7月22日,第十三届上海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附属九院北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冯东福率团队完成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荣获第十三届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是经上海市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批准,由上海市医学会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学领域科技进步中做出贡献的优秀个人和集体,促进上海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颅脑创伤,治疗困难、预后差、在重型脑外伤中的发生率高达70%,存活患者多遗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现有研究模型难以有效模拟该损伤机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的资助下,冯东福带领的项目组聚焦于这一难题,自主研发了可同时产生瞬间超大角加速度和线加速度的装置。针对DAI的力学原理、微结构损伤的定量评估方法、损伤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机制等难题,该课题组采用生物力学、组织病理学、功能影像学、神经心理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互结合,对DAI的发病机制、微结构损伤的定量评估、早期定量诊断、易损区代谢紊乱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等领域进行了系列研究。

  本项目所建立的相关技术在多家三级临床医疗机构应用后发现可以提高DAI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准确评估伤情,监测治疗效果,早期干预可改善DAI患者恢复期的认知功能障碍。

  迄今为止,该项目相关研究共发表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8篇,累计影响因子23.099,累计引用100次,其中他引86次);以该项目为主题的大会发言或POSTER形式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0次。

  此外在该项目研究过程中,还培养了硕士研究生7人,其中1人次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人次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2篇相关硕士论文分别被评为2011年度、2012年度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全国多家单位推广应用,该项目所使用动物模型已被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Chi Kwan Tsang博士使用。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