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炳芳教授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2015-04-20 浏览( 来源:闵行综合办 
 撰稿:瞿然奕
 摄影:张临风


  4月1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上院500的伍威权堂迎来一位年过七旬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人家,他便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的曾炳芳教授。
  曾教授于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分配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最初他想为一名儿科医生,然而被分配至骨科,便开启了他数十载骨科大夫的生涯。
  曾教授为他的讲座设置了一个引子——1963年全世界第一个断手再植手术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当时的医师对于骨头神经肌腱的连接都有一部分经验,但是血管的连接却无从着手,就创造性得采用了套管法,即将塑料管经过热水浸泡管壁变薄管腔变大再用于患者断裂的血管连接。手术后又遇到接上的手部严重肿胀,紧急召集各大医院有经验的专家会诊,在手部切开口子放血才得以保住患者性命,并且接回的断肢功能近乎完全恢复。该手术的报告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并在1964年意大利罗马国际外科病会议汇报。当时周恩来总理就此事大加赞赏到:这是在中国外科手术史上完成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造性工作,勉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篇,引出了曾教授在六院的从医之旅,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随后曾教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重现了他昔日所见识、所参与和主刀的诸多手术的情形,如将背部皮肤移接到受严重机械伤的臂部、将脚趾接于断指处重塑手部功能,和将骨节扭转以踝关节代替膝关节以便假肢的安装等等。并且告诉年轻的医学生们基础课特别是解剖学很有可能成为临床的重要依据。而日后一定要重视每一次参加的手术,它们都是很好的学习过程。此外,曾教授娓娓讲述了他对陈中伟医生的师恩难忘,以及曾经去西藏的锻炼对自己知识积累的帮助。曾教授用他真实的个人经历阐释救死扶伤、病人至上;潜心学习,勤于实践;实事求是,真诚沟通的内涵。曾教授说:医生的价值在于帮助病人解决痛苦、有时治愈、经常帮助,做不了什么的时候需要安慰。最后勉励在座的医学生: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在问答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创伤的神经修补方面;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身体损伤的组织工程问题等作出耐心而详细的回答。
  这样一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让在座的同学获益颇丰,愿意肩负起老一辈医者的希望和嘱托,为未来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