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九院成功救治法籍腹主动脉瘤患者
2013-03-21 浏览( 来源:第九人民医院 文/陈福夫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日前,附属九院开辟绿色通道并多科合作,成功救治一名法国籍腹主动脉瘤患者。患者术后5天复查,腹主动脉瘤完全消失;术后一周康复出院。附属九院精湛的专业水平受到了法国驻沪总领事馆的高度赞扬。

  一周前,患者米歇尔先生由急救车送至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值班医生叶开创查看患者后,结合患者病史初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破裂可能”,及时联系放射科,急诊行腹主动脉CTA检查,动脉瘤左侧见一破裂口,后腹膜巨大血肿,诊断为破裂腹主动脉瘤。医师在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吸急促、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血管外科、急诊科及普外科等科室即刻给予抗休克处理,并建议急诊手术,患者家属则要求回法国治疗。医师向家属详细告知了病情的凶险及预后等情况,并主动和法国驻上海使馆人员协商,患者家属最终接受了血管外科医师的建议。

  于是,附属九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组建以血管外科蒋米尔教授、陆信武教授和叶开创医师的急救治疗小组,联合麻醉科、急诊科、放射科、手术室、DSA导管室等多个科室,行破裂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历经2个多小时艰难手术,终于封堵住破裂口,重建血流通道。术后,患者经过抗休克等积极抢救治疗,并在SICU严密监护24小时后转回血管外科病房,术后第1天患者腹痛症状消失,术后第3天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正常活动,术后第5天复查腹主动脉CTA提示腹主动脉瘤完全消失,后腹膜血肿吸收中,术后第7天康复出院。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老年化进程的加速,腹主动脉瘤的检出率逐年增加,据国外文献报道,60岁以上男性人群腹主动脉瘤发病率高达近10%,我国尚无大宗数据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临床上此类患者越来越多见。由于介入材料的发展和介入技术的革新,目前限期手术腔内介入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死亡率已低于3%,但是,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死亡率极高,总死亡率在90%以上,即使是院内破裂经抢救的患者死亡率也高达50%。因此,腹主动脉瘤往往被称之为“无声的杀手”。

  据介绍 ,腔内介入手术历来是附属九院血管外科的优势,经20余年的积累,其抢救成功率逐年上升,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