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交医“行走的健康大思政课——卫生治理议事厅开讲
2025-11-19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
 摄影:

11月6日,闵行-交医“行走的健康大思政课——卫生治理议事厅 开讲啦”活动暨交大医学院《健康中国》思政课程新学期首次CBL(Case-Based Learning,基于案例的学习)教学在闵行区虹桥镇成功举行。“行走的健康大思政课”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合闵行区卫健委共同打造,整合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与高校教育优势,联合打造育人共同体,而“卫生治理议事厅 开讲啦”正是双方基于此前签署“大思政课”共建协议上深化合作的重要举措。交大医学院将“健康中国”思政课程的CBL教学从校园课堂搬至社区、养老院等社会机构,与闵行区卫生健康系统共同搭建了一个开放、协同的对话平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这是交大医学院思政课程的一次创新探索,也是双方联合推动卫生治理现代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本次活动聚焦“孤老患者就医难”这一基层卫生治理痛点,汇聚政府、高校、医疗机构、社区、社会组织及人大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探讨系统性解决方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思政与人文教育教研部办公室主任康力,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思政与人文教育教研部“健康中国”教研室主任郁松,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雷禹;闵行区卫健工作党委书记赵艳、副书记张浩,虹桥镇党委副书记胡丽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副院长李国红教授出席活动。闵行区卫生健康委、虹桥镇、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虹桥镇敬老院、闵行区尽善社会监护服务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焦哥说法”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焦井泉、学指委辅导员程晓蒙及202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40名学生齐聚议事厅,共商治理良策、共话健康保障。

本次《健康中国》CBL教学以“议事”为创新形式,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林文意首先介绍了一则真实的“孤老患者就医”案例,直观呈现了该群体在就医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随后,李国红教授作开课导引,从理论层面剖析了问题的本质。

围绕案例,各方展开了热烈讨论。虹桥镇老龄条线负责人陈燕、尽善社会监护服务中心项目总监毛宏达、虹桥镇敬老院院长姚红、卫生健康部门代表、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菲、龙柏一村一居居委会书记顾美娜等分别从政策支持、第三方服务引入、机构照护、慢病管理、医疗服务和社区支持等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交大医学院学生也分成两组,分别围绕社区医生、政府部门及居民的三方角色,以及如何协同及规避风险等方面表达观点;闵行区人大监察司法委委员钱天信则从法治保障和机制建设层面进行了点评与总结。经过充分研讨,各方初步凝练出三项共识性建议:一是探索建立第三方机构陪护、陪诊机制;二是建立特殊人群慢病随访预警和转诊机制;三是推动社区医院与所在社区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活动最后,李国红教授与思政教师焦井泉、程晓蒙共同结合前期案例与讨论成果,开展CBL案例教学,进一步推动了医学生理论学习与基层治理实践的深度融合。同学们通过深入研讨和学习交流,对如何建立有效及人性化的健康支持系统有了更加全面、深切的理解,同时对未来卫生治理领域所需具备的制度意识和跨学科思维有了更直观的体会。


为推动议事机制长效化、专业化,活动现场,还为首批“卫生治理议事厅观察员”代表颁发了聘书。观察员团队阵容多元,涵盖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专家学者、区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基层社区书记、家庭医生、社会组织负责人及学生代表等,旨在凝聚各方智慧,为卫生治理持续注入活力。


2017年,为紧密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出一年级本科新生必修课——《健康中国》思政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有机融合、激励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事业紧密结合。在课程设计中,也引入医学专业教学中普遍采用的“CBL”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健康中国CBL”以实际、生动的卫生健康案例入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自主选择、学习、分析和讲述,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双师联动”的指导下,深入思考和内化对于“健康中国”方略的理解,涵养“家国情怀”,向成为有灵魂、有温度的卓越医者迈出第一步。

作为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2025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闵行区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基地。该项目以“思政课程+”为核心,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合作研究等形式,把闵行区丰富的社会育人资源引入交大医学院的思政课堂,打造“区-校-医”协同创新思政育人共同体及特色思政育人品牌,培养既有精湛医术、又有仁爱情怀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本次启动的“行走的健康大思政课——卫生治理议事厅开讲啦”,是闵行区卫健系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于“大思政课”共建协议上深化合作的重要举措。交大医学院结合《健康中国》思政课程,将CBL教学从校园课堂拓展至社区、养老院等社会机构,与闵行区卫生健康系统共同搭建了一个开放、协同的对话平台。后续,交医还有37组、近千名师生联动闵行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可操作性的社区卫生议题开展充分讨论。“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的深度结合与双向赋能,既是《健康中国》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探索,也是医学生参与卫生治理现代化的有益尝试。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闵行-交医“行走的健康大思政课——卫生…
  滁州市政府一行来访医学院
  Nature编辑校园行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致公党交大医学院委员会举办“中法论道,…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校友到访海南国际医…

科研动态

  iMeta | 公共卫生学院刘宁宁/王慧联合中…
  ES&T|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员团队揭示…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高翔团队揭示健…
  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宏林团队在《自然·衰…
  Cell Host & Microbe|基础医学院许悦课…

菁菁校园

  2024临五四班举行“行走的课堂——思南公…
  附属瑞金医院许彭鹏医生分享援藏经历与职…
  黄陈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路,学路,医…
  钮晓音主讲医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第一课解码…
  萌新启航,心动雅培——2023级儿科班班导…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人民日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
  【解放日报】瞄准科技前沿与重大健康需求…
  【澎湃新闻】依托13家附属医院,上海交大…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