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陈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路,学路,医路》
2025-11-13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陈思辛
 摄影:张文玥、杜王强

11月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临床医学中心主任、胃肠外科主任黄陈以“路、学路、医路”为核心,为2025级医学生分享医学成长故事、解读技术革新方向、传授医教研平衡经验,用深厚积淀与鲜活实践,为青年学子铺就清晰的医学探索之路。

课程开篇,黄陈以“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破题,用“三条水系”串联成长轨迹:滁河畔目睹基层医生助力贫苦患者埋下学医种子,淮河畔于蚌埠医科大学潜心苦读筑牢根基,黄浦江畔依托交大医学院平台实现临床与科研双重跃升。从本科学习到硕士学习到博士学习再到毕业后临床工作,始终坚守“医生是高尚且有用的职业”初心,在普通外科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领域深耕不辍。

作为普通外科学专家,黄陈教授了外科“三把刀”的技术迭代:传统手术刀从20公分创口演进至腹腔镜微创手术,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分子刀以CD117基因突变靶向药物伊马替尼为例,实现肿瘤“精准打击”;智能刀依托AI技术,从全国首台“AI人眼追踪+ 4K高清+裸眼3D”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5G远程手术探索,现场播放的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视频,直观呈现了现代外科“白色无血境界”的精准与创新。他还细数任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161年底蕴:从1864年“公济医院”起步,如今拥有虹口、松江两大院区、三千余张开放床位,诞生多位医学先驱,并成为青年学子重要实践基地的大型医、教、研中心。

分享“医路成长”经验时,黄陈直面博士发SCI压力、临床与科研平衡等痛点,提出“兴趣、志向、方法、耐力、创新”五大驱动原则。针对本科生科研入门难题,他建议遵循“九一法则”——90%精力投入课程学习,10%涉足科研,从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等基础技能学起,充分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科研实践。据悉,他带领团队多年深耕青少年科创指导,累计培养国家级奖励获得者17人,主编的《医学研究启蒙与探索》为青年学子提供了阶梯式科研指引。

互动环节中,学生围绕本科迷茫、学习倦怠、能力培养等问题踊跃提问。黄陈以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鼓励学子坚定信念;针对倦怠,建议接纳情绪、适度放松,避免盲目攀比;强调“文理兼备”的重要性,指出人文知识能支撑医患同理心,建议通过阅读人文书籍调整状态;同时明确AI仅是医疗辅助工具,医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与人文关怀不可替代。

讲座尾声,黄陈推荐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寄语学子“感受人类对生命科学的不懈追求”,并以“漫漫学路,不忘初心,恩深情笃,共谱新篇”与师生共勉。本次讲座既展现了医学技术前沿态势,又传递了医者仁心的人文情怀,为青年学子规划医学之路提供了宝贵启示与精神滋养。讲座在全场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医学院人…
  公共卫生学院23级预防医学专业双导师项目…
  基础医学院召开支部书记例会暨天能生命科…
  机关讲坛重新开张 全国劳模吴尔愉应邀开讲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蔡忠一行调研浦东校区

科研动态

  ES&T|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员团队揭示…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高翔团队揭示健…
  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宏林团队在《自然·衰…
  Cell Host & Microbe|基础医学院许悦课…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菁菁校园

  黄陈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路,学路,医…
  钮晓音主讲医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第一课解码…
  萌新启航,心动雅培——2023级儿科班班导…
  “党建引领育人才,五育融合促振兴” —…
  21学子沙龙与21青年沙龙联合举办“健康中…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人民日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
  【解放日报】瞄准科技前沿与重大健康需求…
  【澎湃新闻】依托13家附属医院,上海交大…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