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本科生共计46人,在交大医学院浦东校区彤程大讲堂辅楼四楼会议室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开题答辩。
本次开题答辩专家组成员有上海健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那立欣、公共卫生管理系朱礼华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李雪玲教授,复旦大学妇幼儿少系蒋泓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流行病与统计学系宋玲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孙杨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公共卫生研究中心主任蔡泳教授、副主任王英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于峰副教授、黄晖副教授、潘浩之副教授、张志原老师以及蚌埠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付连国教授、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统计学系主任石修权教授,我院教学副院长汪一心研究员,学院系科副教授蔡雨阳、侯敏。
答辩过程中,学生们围绕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从科学性、可行性、逻辑严谨性等维度逐一点评,提出建设性意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师生互动积极。





本次开题答辩工作共分为5组,上午2组为预防医学-行政管理双学位项目答辩组,下午3组按照公共卫生专业方向分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与职业健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三个组别。各组专家严格把关,围绕选题意义、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质询与点评,确保课题科学性与创新性并重。答辩过程组织有序,学生陈述清晰,问答环节交流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科研潜力。
答辩结束后,专家组召开评议会议,经综合评定,46项开题报告均通过审核,部分课题需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研究方案。学院将于两周内反馈最终评审结果,进入中期检查阶段,后续研究工作将紧扣公共卫生实际需求,聚焦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前沿问题。学生们将在导师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细化数据采集方案,强化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研究过程规范严谨。学院将持续加强全过程管理,推动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高质量开展,切实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与创新水平。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融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强化学生多学科视野与实践能力。通过构建“科研—教学—服务”一体化平台,推动本科科研训练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健康中国战略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