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李春波)名师工作室第三次学习活动在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心理评估”与“医教结合”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十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服务科副主任潘令仪主任医师作首场“心理评估”的专题讲座。潘主任结合其深厚的临床经验,重点对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及罗夏墨迹测试的实操要点进行了深入解析,揭示了评估工具背后的诊断逻辑。他也围绕如何有效提升心理测验的准确率这一议题展开探讨,帮助在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升在心理评估中的实操能力,更精准地识别学生潜在的心理风险,为后续有效干预策略提供专业支持。

在随后的“医教结合工作介绍及案例研讨”专题中,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李春波主任医师与徐勇副主任医师联合主持,引导与会教师提供医教结合工作实例,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对象的的精神症状、临床评估、治疗原则与校园内可采取的干预策略等工作维度,展开深度交流。通过真实的医教交互的情境剖析,两位老师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们传授专业的临床诊断思维,给予医疗相关建议,共同探索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与医疗卫生系统高效衔接、协同干预的有效路径。

最后,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务部质控办主任许烨勍副主任医师以“精神卫生医疗流程”为题作了系统阐述,她详细梳理了从初诊接待、评估诊断到治疗方案制定等系列医疗流程,帮助在场的老师们深化了对专业诊疗流程的认识,和可能在帮助学生就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未来校医协作的深入开展夯实了基础。
本次学习活动有效提升了参会教师的临床心理评估与干预能力,也为心理健康工作的医教结合注入了新视角与新动力。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李春波)工作室和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将持续搭建专业交流平台,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优化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