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年学生海外暑期游学项目顺利完成。本年度共组织实施6个暑期游学团组,累计选派105名优秀学生分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的顶尖高校,开展为期2-4周的学术交流与课程学习。项目课程涵盖基础医学、生物医学科学、公共卫生等前沿领域,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科研能力。
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暑期学校
7月12日至8月10日,来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儿科学等专业的9名学生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赴加拿大温哥华,参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暑期项目。
UBC为医学生们提供了总共13套医学课程包,有临床药物和科学研究、解剖学、医学实验室科学、慢性病治疗与康复、人口与公共卫生等相关方向,充分满足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需求,学生可自由选择兴趣领域深入学习,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
在课堂上,同学们沉浸在多样化的学术氛围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也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全英文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语言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学生们还实地走访了加拿大当地医院,深入了解了不同国家的医疗体系、流程与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通过与当地医疗从业者和学生的交流,同学们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增强了对国际医疗合作与跨文化沟通的理解,为今后在专业领域的学习与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牛津大学暑期学校
7月20日至8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师生一行32人赴英国,参加牛津大学为期12天的 Medical Science(医学科学)暑期项目。
此次课程项目设置了涵盖医学影像、药物发现、神经科学、癌症与老年学、疾病机制等前沿主题的课程,邀请顶尖学者带领学生探讨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最新进展,以及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挑战与突破。同学们在密集的学术安排中,开阔了国际视野,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跨学科合作在推动医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项目期间,同学们走进牛津大学及其附属研究所,深入了解科研工作的全流程,并与研究人员面对面交流。近距离观察科研如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们更加明确了未来的科研方向。
课余之时,学生们还体验了高桌晚宴、英式下午茶、社交舞会等牛津大学传统活动,这些沉浸式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英伦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曼彻斯特大学暑期游学
7月19日至8月10日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及预防医学和营养学专业共30名学生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圆满完成了期三周的暑期游学项目。
项目开展过程中,同学们参加专业讲座,领略曼大教授授课风采,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进行分组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在机房进行数据分析,学习分析技巧;进行小组讨论和科研汇报,在思维碰撞中激发灵感、深化认识,不断提升跨学科合作与学术表达能力。项目还囊括了职业发展介绍规划和海报制作技巧等,同学们普遍认为这些内容对未来的学习科研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沉浸式氛围里,英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显著提高。
同学们还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两次文化沉浸活动,从历史与自然两个维度深化了对英国文化的理解。一次是前往历史名城约克,穿梭于中世纪街巷,触摸古罗马城墙,体会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征,品味不同文明层叠对现代英国的影响。另一次则是深入英格兰湖区,在温德米尔湖畔观察水域生态与旅游开发的平衡,在格拉斯米尔探寻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创作环境,也从百年姜饼店窥见地方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和谐模式。同学们通过这两次活动,不仅开阔了眼界,更在实践中锻炼了文化比较、生态观察与社会分析的综合能力。
本次曼彻斯特游学项目成功实现了学术探索与文化体验的深度融合。同学们不仅在三周的学习和专业实践中锻炼了科研能力与批判思维,也通过实地文化考察增强了跨文化理解与全局视野。此次英伦之行,是“行万里路”的生动实践,是知识的收获,更是精神的丰盈。同学们用求知的脚步为青春烙下了深刻的注脚。更为未来的人生奠定了自信而包容的基石。

四、伦敦国王学院暑期项目
2025年暑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14名同学参加了伦敦国王学院的暑期交流项目,在为期四周的学习和探索中,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收获了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和持续探求的勇气。
KCL提供为本次暑期学校了多种多样的课程,包括Human Anatomy & Physiology, Drug Discovery, 3D Printing, Healthcare and Technology等,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两门课程,进行为期四周的学习。
第一期解剖与生理课程主要学习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生命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理论,并前往解剖室观察大体老师生理构造、在实验室开展呼吸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此外,学生们走进了Gordon博物馆和Hunterian博物馆,通过丰富的病理标本展示学习医学技术的迭代历史。第二期课程分为药物发现、3D打印(3D Printing)。3D打印课程中,教授讲授软件使用方法和绘图技巧,在同学们不断尝试中逐步引导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灵活运用,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交叉学科、多视角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前沿技术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医学视野。
课堂之外,伦敦国王学院也提供了多样的社交活动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校方组织的城市徒步、社交午餐、运动俱乐部、脱口秀表演等等,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英国生活,感受英国的历史文化。

五、“三国四校”医学人文暑期学校
7月6日至7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5名优秀本科生赴法国里昂一大参加了“三国四校”项目。此次项目的主题为“Body Intelligences”,聚焦于人类在医学及其他领域中探索人体的方法与历程。
学生们聆听了来自里昂第一大学医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渥太华大学的专家学者的授课,对脑损伤后的身体表征障碍、对病人与人体的临终关怀、法医学的发展历史、疼痛与心物二元论、流行病学等多个与人类身体有关的医学方向进行了学习;同时,也对从伦理学的角度定义“人”与“自我”、艺术中对人类身体的探索与表达、舞蹈与运动心理学等领域进行了观摩、讨论与实践。
在课堂学习之外,学生们也参与了多次小组讨论与交流分享,在与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分享知识与经历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各自文化背景的思想理念与医疗实践习惯。在项目的最后一天,学生们踊跃地发表着自己的感悟与见解,为两周的课程与体验作出总结。
在学习之余,里昂第一大学医学院以及法国的同学们还热情地招待了来自国外的学子们,安排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们相互熟悉、建立友谊,也使学生们了解里昂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六、阿德莱德大学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行18名师生于7月19日至8月10日启程前往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开展为期三周的暑期学术文化交流项目。
本次交流项目的核心亮点在于其构建的系统化、沉浸式课程体系。项目伊始的医学英语模块,通过模拟诊疗、角色扮演与小组专题汇报等互动形式,着力提升学生在真实医疗情境下的专业沟通与表达能力。为深化对疾病机制的理解,学生走进阿德莱德大学先进的解剖实验室,在真实的器官标本前直观认知糖尿病血管病变、TIA与脑卒中的解剖学差异,实现从临床表现到病理基础的贯通理解。这一“从病床到实验室再回归临床”的学习闭环,有效推动了学生对疾病认知从表象到本质的飞跃。
学习之余,阿德莱德大学为同学们安排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学校组织的野生动物园之旅,让同学们与袋鼠、考拉等澳洲特有动物亲密接触,感受这片大陆独特的自然生态。而更深的感动,则来源于周末与寄宿家庭共度的时光。在寄宿家庭父母的热情陪伴下,同学们游览了承载南澳历史的博物馆,漫步在壮丽的海滩,参观了甜蜜的巧克力工厂,登上了风景如画的阿德莱德山。这些活动并非走马观花,而是一次次深入当地生活的对话。围坐在温暖的壁炉旁共进晚餐,交流着彼此国家的风俗习惯,友谊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生根发芽。
在短暂的两周里,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迅速凝聚成了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在异国他乡,他们不仅是同学,更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学习上,他们互相切磋、共同准备发表;生活上,他们分享见闻、互相关照。这段共同经历的时光,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本年度实施的暑期游学项目通过国际化课程与实地参访,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全球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强化了与海外院校的科研合作基础。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将继续拓展优质国际合作资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