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一场聚焦学生真实诉求、回应成长关切的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海南国际医学中心(海南校区)顺利举行。作为首批在海南学习的松江研究院研究生,同学们在入学初期对轮转安排与导师双向选择机制存在诸多疑虑。在海南教学培养部宋欣瑶老师与医学院学指委夏夷老师的积极反馈与协调下,松江研究院高度重视、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委派石玉锋、种亚婷两位老师专程赴琼,与学生展开坦诚深入的交流,切实解决学生困惑,传递育人温度,充分展现“学生诉求无小事”的工作理念。

座谈会上,石玉锋与种亚婷老师悉心倾听两位同学的发言,详细了解他们在轮转计划、导师意向、科研方向等方面的具体困惑,并逐一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她们鼓励学生主动了解研究院各课题组的科研动态,大胆向意向导师表达研究兴趣,促进师生间的双向了解与选择。
“请同学们放心,大家的诉求就是松江研究院工作的首要关切。”石玉锋老师表示,“学院始终心系每一位学子,无论在上海还是海南,绝不会让任何一位同学‘无导可跟’。松江研究院将针对同学们的需求和困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更灵活、更具操作性的定导方案和互选机制,全力促成每位同学与理想导师的成功匹配。”
种亚婷老师对医学院本部与海南校区团队的高效协作表达感谢。她指出:“此次响应迅速、组织顺畅,离不开两地老师的紧密配合。我们不仅要解决同学们的当下问题,更将系统梳理经验,为后续海南专项研究生的培养建立更完善的流程体系。”

研究院的两位老师认为此次座谈会不仅是问题的回应、焦虑的化解,更是机制的优化。松江研究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海南专项学生的培养流程,致力于推动前置师生对接、明晰轮转路径、强化资源保障,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地区协同培养范式。
海南校区教学培养部宋欣瑶老师高度赞扬了松江研究院的快速反应与务实作风。“从学生反馈问题到松江研究院组织老师赴琼座谈,整个过程不到一周时间,这样的响应效率,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成长的高度重视,也是沪琼联动机制实效与温度的生动印证。”
山海虽遥,心音共振;沪琼同心,共护新芽。在交大医学院融合发展的蓝图下,更多如松江研究院般的“交医力量”正跨越地理限制,以实际行动诠释“以学生为本”的育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