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承办的“2025年上海市第三期西医学习中医在职培训班”交大医学院专班开班仪式在医学院懿德楼报告厅举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市保健局局长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舒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方勇,医学院原党委副书记、现任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施建蓉,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牟姗等领导出席仪式。162名参训学员共同参加,仪式由医学院医院管理处处长邵新华主持。

胡鸿毅在开班动员中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必须被“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他强调,中西医应相互支持、协同共进,共同为医学事业贡献力量。随后,胡鸿毅作了题为《大美中医 惟精惟医 从医学创新到生命智慧》的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未来中医药发展的四个方向:一是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坚持中西医并重,深入把握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增强继承与发扬传统医学的使命意识,将中医药特色理论与方法全面融入医学教育体系;二是着力构建现代中医药知识体系,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医学对话领域,建立既体现中医药特色规律、又能与当代科学无缝对接的术语概念与知识语言体系;三是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构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范式,推动中医药服务产业向复合型、应用型升级,实现业态的整体提质。四是坚持继往开来,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智能健康“名片”。

舒静在致辞中强调,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理念具有独特优势。她指出,“西学中”的本质是两种医学体系在哲学思想、理论结构和临床方法上的深度融合,她勉励学员珍惜学习机会,深化对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理解,在实践中实现“融会贯通、协同创新”,推动中西医结合走向更高水平。

方勇与施建蓉共同为班委成员颁发证书,期许班委成员积极发挥作用,服务于班级建设。

牟姗作为“西学中”的老学员代表,结合个人中西医结合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对学员提出三点期望:一要成为“思想的穿越者”,深入理解中医思维,实现中西医思维的有机融合;二要成为“临床的有心人”,依托优质平台与病例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三要成为“科学的诠释者”,运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中医理论,以整体观推动现代医学的完善与发展。
随后进行的“开班第一课”由上海市名中医王庆其教授作《浅谈中西结合问题》专题报告,从理论源流与实践路径全面剖析中西医融合的关键问题。
本次培训的顺利实施,是上海市持续推进中西医深度融合、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也为中西医协同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