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以下简称“中山学校”)联合主办的"探秘小血滴"检微知著上海青少年创新实验室夏令营,在瑞金医院科教楼二楼报告厅隆重启幕。这场以"一滴血"为媒的科学探索之旅,不仅标志着"馆-校-院"协同育人平台的正式落地,更以创新实践诠释了新时代科学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示范路径。学院党委书记、瑞金医院党委委员袁青,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山学校校长马园根,学院副院长、医学检验技术系系主任、瑞金医院检验科科主任王学锋,中山学校党总支书记郭抒,瑞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戴菁,学院党委委员、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陈玮,副主任兼党委组织员高阳,团委书记刘筱芮等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了当天开营仪式。会议由"探秘小血滴"检微知著上海青少年创新实验室牵头人费雪枫主持。

打造科创育人新范式
学院党委书记袁青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夏令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的生动体现。以一滴血为窗口,引导青少年从微观视角感受生命奥秘;以王振义院士为榜样,学习领会"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在科学探索中厚植家国情怀;以"馆-校-院"协同为纽带,深化“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实践。
中山学校校长马园根在致辞中强调,作为中央科创区内唯一一所学校,肩负着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创新人才的使命。此次合作不仅是医学检验技术的启蒙体验,更是教联体协同育人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动实践。期待以上海青少年实验室为起点,院校在科创课程、实践项目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打造中央科创区“高校-医院-中小学”协同育人的标杆范式。


开启协同育人新篇章
随后,学院副院长、医学检验技术系主任王学锋与团委书记刘筱芮为“探秘小血滴”检微知著上海青少年创新实验室揭牌,学院党委书记袁青、党委委员陈玮,中山学校校长马园根、党总支书记郭抒共同鉴证。该实验室依托医学技术学院、瑞金医院教学与临床平台优势,打造青少年“家门口”“单位旁”“区域内”接触生命科学的创新基地和医学技术学生的科普实践基地,成为连接高校智力资源与基础教育的桥梁纽带。

构建“专业+思政”育人新格局
“探秘小血滴”实验室负责人、瑞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戴菁阐释了实验室的初创构想,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振义院士精神为内核,将血液学知识普及与科学家精神培育有机融合。
在“思政课”交流环节中,来自学院2023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王语涓、周禹彤带来的《医心向党 检验筑梦》主题团课,与中山学校"峰声"宣讲团的红色研学分享交相辉映,生动演绎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彰显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点燃科学探索新热情
在费雪枫、陈松立等老师指导下,学院“陪青”工作室、极光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们,与40余名中学生通过《探寻多彩采血管的秘密》《走进神奇的血液王国》等课程,系统掌握血液学基础理论。实践环节中,中学生们亲手制作血涂片、操作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形态,并以手绘实验报告记录科学发现。这种"理论讲解-动手实践-成果转化"的三维教学模式,让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探索体验。中山学校“峰声”师生理论宣讲团、小记者团成员代表也共同参加了夏令营活动。





培育未来科创生力军
本次夏令营活动是"探秘小血滴"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据悉,今年5月学院与中共四大纪念馆、交大附属嘉定实验学校、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正式启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通过"馆-校-院"协同,进一步丰富链式育人的实践经验。
未来,上海市青少年实验室将拓展"思政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课堂"“校外拓展课堂”,通过开发系列化科普课程、建立常态化实践机制,持续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源头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