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学子沙龙举办“当科学遇见坚持,解码儿童白血病的起源谜题”主题讲座
2025-04-09 浏览( 来源:基础医学院办 
 撰稿:陈欢
 摄影:陈欢

4月3日中午,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青年研究员郭晓林做客21学子沙龙,带来“当科学遇见坚持,解码儿童白血病的起源谜题”主题分享,本、硕、博共计30名同学参加,本次活动由博士研究生刘彦君主持。

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晓波首先向各位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谈到本次21学子沙龙邀请的主讲人是一位从基础医学院成长起来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冷板凳上,关注一个问题、扎根一个领域、坚守一片初心。从郭老师的身上,可以映照出以王振义院士为楷模的一批大师的治学风范,相信也会体悟到作为科研人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至潜心研究、集智攻关独属于基础研究的乐趣与成就感。希望同学们在与青年教师学者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汲取扎根基础、勇毅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随后,郭晓林研究员介绍了在基础医学院求学和工作的经历,讲述了自己从毫无经验的科研新人成长为在学术领域初露头角的青年学者的历程。在谈及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的发现时,她讲到,这项研究历经了14年的漫长探索,遭遇了无数次的挫折与挑战,在“信念”与“坚持”中终于有所发现。由于相关研究资料和领域知识的匮乏,有时为了验证一个科学假设,不得不从头开始学习并掌握新的研究技术与方法。但投稿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多家杂志社的拒稿,课题组始终没有气馁,而是将审稿人的质疑化作前行的动力和再突破的契机。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团队终于揭示了胚胎发育组织保护其干细胞基因组的机制,并证明该机制与发育疾病(如儿童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未来团队还将持续聚焦这一发现,并力争为儿童肿瘤疾病的救治与诊疗贡献基础研究的力量。

郭晓林最后特别强调,只要坚持,我们必将和真理相遇。今天能取得这样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基础医学院和病理生理学系深厚的科研文化底蕴,离不开实验室团队成员的团结一心、精诚协作。在王振义院士、陈国强院士、钟清主任和洪登礼研究员等科学家的引领下,一代代科研人秉持着“爱国奉献,立德树人,求真务实,格物致知”的精神,也践行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这份在科研道路上坚持坚守的力量,足以跨越山海,抵达心之向往的科研高峰。希望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能够接过科学家精神传承的接力棒,走好走稳这条充满挑战又风景无限的基础研究之路。

本次21学子沙龙以郭晓林研究员自身的奋斗经历,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执着韧劲和“敢闯无人区”的非凡胆识,也激励青年学子们坚守学术初心,在科研探索之路上奋勇前行。

 

学院快讯

  学指委教工党支部开展“八项规定”专题学…
  医学院6名妇女代表参加“文化思南”妇女…
  基础医学院开展 “双百年领航·七秩华章载…
  赵文华副书记与硕士第三党支部结对共话新…
  海南国际医学中心与附属瑞金海南医院深化…

科研动态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

菁菁校园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2023级临八二班赴罗氏制药上海研发中心参…
  2023级临床八年制六大班班导师活动“医路…
  袁逖飞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脑功能调控》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文汇报】全国首个!上海交大医学院重磅…
  【新华社】全国首个医工交叉“MD+PhD”双…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