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培新教授做客《健康中国》讲述医护人员保护立法
2020-11-25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邓雨琪
 摄影:任莫白 王鸣旺

11月25日下午,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罗培新教授做客《健康中国》,为闵行校区2020级医学生们带来“医护人员保护立法: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主题讲座。

讲座伊始,罗培新教授以搜索引擎公司基于“不作恶”原则,改变自杀词条的搜索结果为引子,强调了价值判断的重要性。罗培新指出,社会体系的核心价值是分配正义,正义即指人们在初始状态下能够接受的善,但有些时候正义会迟到,很多人不善于并且太过急切地做出价值判断,而法律能够较好地保证决断的合理性。

随后,罗培新教授以“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现实问题引导大家进行深刻思考,指出现在进一步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社会风气支持并保护着行善者。接着,罗培新教授又以重庆公交车坠江案等为例,探讨普法工作如何做到接地气。他还以“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典故为例,指出法律思维的复杂性,提出立法者在制定规则时要充分考虑社情民意,“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最大程度实现公平正义。

之后,罗培新教授对近期医闹事件进行了法律分析。讲座中,同学们争相提出自己的疑问,譬如如何看待医闹行为的后果、如何规范自媒体对于医闹事件的不专业报道等,罗培新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地解答。通过本次学习,医学生们了解了目前“医闹”法律治理体系的不足之处,深刻体会到了立法的必要性,并对以罗培新教授为主要建言者即将落地的《上海市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草案)》)充满期待。经过解读,法律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规定,而是有温度的,是一个个生动的、有针对性的故事中解决问题的途径。法律也许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每个人都需要法律,需要法律让生活更加和谐,在遇到问题时有道可寻,同时也让医护人员更加长于医技、安于身心。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