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MED医学人文盛典“余生”顺利举办
2020-10-24 浏览( 来源:团委-学联 
 撰稿:顾思捷
 摄影:楚宪洲

10月21日晚,第六期MED医学人文盛典“余生”于懿德楼三楼大礼堂成功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站站长董茹晔、附属瑞金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邢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生理系教授李锋、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医师毕任达、上海市红十字会理事瞿大我共五位嘉宾就“遗体与器官捐献”的主题,从医学人文的角度与在场的观众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见解。医学院团委书记游佳琳老师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首先,医学院团委书记游佳琳老师为本次活动致辞。她首先代表团委对演讲嘉宾们致以了诚挚的问候。她进一步介绍了此次MED医学人文盛典的背景与主题,希望医学生们能够借这次活动的机会,了解遗体与器官捐献这项点亮生命、传递希望的高尚事业,并愿意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去,不断身体力行地诠释“救死扶伤”这一医者的使命和责任,也希望MED这项活动能够不断扩大品牌性和影响力,辐射到一届又一届更多的医学生,触动更多医学青年的心。

之后五位嘉宾依次登台演讲,为观众们带来了全新的感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站站长董茹晔向大家介绍了遗体捐献的基本情况与现状。她从古今中外不同的角度为观众们讲述了遗体捐献的前世今生。通过她细致的讲演,观众们对我国遗体捐献工作的流程及医学院遗体捐献站的现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附属瑞金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邢磊以“一场不一样的告别”为题,介绍了自身参与器官捐献工作的亲身经历。他着重讲解了自己参与实现的一个器官捐献案例,其中的感人细节触动人心;另一些周围同龄人的案例更令人动容,引发了观众们对于医学人文关怀的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生理系教授、人体构造首席教师李锋则从解剖与人体构造课程出发,强调了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而“大体老师”对于医学生的实践至关重要,他分享了那些无言“大体老师”的故事,叮嘱广大医学生要学好理论知识,敬畏并善待“大体老师”这些在他们医学路上的引路人。

“上海最美外籍医生”、来自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的毕任达医生是上海首例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的外籍人士,他讲述了作为一名医生,签订遗体捐献协议的心路历程。对于签订遗体捐献协议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他说:“不怕困难,有意义的事情就要做,我们医生带头做”,他希望医务工作者群体乃至全社会都可以放下顾虑,参与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去。

上海市红十字会理事、曾获“最美志愿者”的瞿大我最后登台。他以“爱的心声”“爱的力量”“爱的传递”三个主题进一步展开,翔实生动地描述了他十年来作为遗体捐献志愿者的点点滴滴。在参与志愿工作时,他使小爱汇聚成大爱,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他认为“有过志愿服务的人生才是更完整的人生”,鼓励医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志愿工作中去。

在活动的最后,医学院学生联合会代表向各位演讲嘉宾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纪念礼物,一盏盏小夜灯代表嘉宾们如灯般照亮了医学教育、照亮患者余生的无私和大爱。

遗体与器官捐献事业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经由此次活动,相信观众们已有所思考、有所选择。每人心中的一小团火汇聚起来,定能照亮一人又一人的“余生”。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