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附属新华医院完成的《“AMS”策略引领下的多学科联合抗感染诊疗模式》,在由人民网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在深圳举办的“我们在行动·我们共分享——2018中国医院院长改善医疗服务论坛”上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最具示范案例”奖。项目负责人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和核心小组成员微生物室陈峰老师代表工作小组领奖。 新华医院2015年初正式成立AMS工作小组,制定本院“AMS策略”,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职责,以潘曙明为领导,由医务部牵头,院感办、药学部、检验科、护理部等多部门联合组建AMS团队,加强
“三网联动”,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简称MDT),有效提高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和感染诊治水平。药学充分起到管理支撑和专业支撑作用,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全医嘱审核,参加临床查房和会诊,开设药学咨询门诊等,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微生物检测主动走进临床服务临床:病原学检验第一时间动态反馈临床,开展耐药菌主动筛查;对少见菌及耐药菌提出合理用药建议,与临床一线诊疗实现互动。院感转变传统工作模式,建立“监测-质控-评价-反馈”体系。 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增长更给人类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而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使形势愈加严峻。如何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让抗感染治疗更加有效,让患者更加安全,就是AMS策略的任务和目标。AMS策略的定义是,采取最佳的抗菌治疗药物选择、剂量和用药时间,以期达到临床治疗或感染预防的最佳结果,并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药物毒性和降低耐药的产生。通过行政管控,感控参与,以及建立感染科医师、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临床药师组成的三大技术支撑体系,对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有效预防。 新华医院
AMS团队以强大的多学科专业技术支撑和多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为临床医师提供支持,为感染患者提供帮助。风湿免疫科一名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病患者,连续咳嗽数月,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怎么办?在医务部组织带领下,微生物室、药学部、院感办、放射科以及感染专家来到了患者床前,仔细询问感染史和体检,讨论明确真菌感染诊断,制定半年期抗真菌治疗方案,成立MDT门诊团队,联合对该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同时院感办对隐球菌感染的隔离防护作具体指导,保护医患。患者病情很快得以控制。这是AMS团队成功开展的又一个典型
MDT诊疗病例。 新华医院AMS管理,不仅是对单个患者单个病种的MDT,更是对抗菌药物应用的“联合诊疗”。AMS团队不定期下社区对广大居民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对医联体内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通过远程系统先后对上海市卫计生委对口帮扶的云南省28家县级医院、新疆喀什地区多家医院开展AMS管理系列讲座。团队工作得到各方高度认可,2016、2017连续两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药政处颁发的“年度优秀执行奖”。AMS团队多次受各地医院协会、药政处等邀请,赴其他省市及市内多家二三级医院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实施
AMS策略,多学科齐头并进、通力合作,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抗感染诊治水平,提高感染治愈率,减少治疗失败和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帮助医师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真正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落到实处,减少细菌耐药,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