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8a55080719.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c285080725.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bf15080777.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2a15080751.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9d05080775.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42c5080726.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3875080785.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c855080771.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cd85080719.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e2a5080750.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c855080778.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8a55080719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c285080725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bf15080777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2a15080751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9d05080775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42c5080726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3875080785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c855080771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cd85080719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e2a5080750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804/x_c855080778_s.jp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8-04-15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吴缘开 罗菁
 摄影:朱智宇
 

  4月1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胚胎源性疾病研究所、生殖遗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黄荷凤教授做客“健康中国”思政课程,在闵行校区木兰船建楼为医学院大一学生讲述临床医学人才的创新发展。

  首先,黄荷凤院士提出第一个主题:大学生要有创新学习的能力。她从“医学是科学吗”的问题出发,阐明虽然医学是一门不完美的科学,有时更多需要的是习惯、本能、经验甚至一点运气;但医学创新无疑是医学进步的根本,医工交叉是促进医学发展的最终手段。黄院士还提到医师和医院的本质,并引用特鲁多医生的铭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什么是好医生?不仅是治别人治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还需要极具创新力和团队精神、有医者仁心的传承精神、做出标志性成果。她特别提到自己的学生,是学生们的提问和探究让黄院士不断学习,变得年轻、聪明。黄院士提醒大家,需要从临床需要的立场上来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重视转化医学的发展。

  接着,黄院士通过一系列经典而生动的事例进一步强调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Dr.Watson机器人在医疗行业内的实现和应用既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诊疗方式的无限可能性,也提醒着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去丰富自身的知识;麻醉科女医师思考产房中弃婴现象而创立的简单实用的Apgar评分是医学史革命性的重大成果、循证医学的鼻祖;张伯伦关于产钳的家族秘密让我们反思原始创新的成果共享;“智医助理”、AlphaGo等AI智能程序惊人的深度学习能力可推动临床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一个个有趣而深刻的医学研究事例,都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要做一个真正优秀的医学人才,必须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最后,黄荷凤院士通过欧洲新版心脏病指南的错误指导造成约80万欧洲人不必要死亡的事例,让同学们认识到学术不严谨和造假的危害性,提醒同学们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对生命负责。

  在提问环节中,学生们提出了自己认真思考后提出的问题:单基因检测是否能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瘦鼠”实验中如何解决异体排斥问题?黄荷凤院士表扬了在场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也一一耐心作出解答。

  在课程结尾,黄荷凤院士把“从良师好学,择益友向上,知礼义廉耻,遇良机必成”四句话送给同学们。同学们也定会不负黄院士的期望,努力成长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临床医学人才。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校区迎来2025年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校区开展“传承红…
  浙江大学副校长、医学院党委书记李晓明带…
  2025年上海市第三期西医学习中医在职培训…
  大连理工大学宋丹常务副书记一行来访调研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