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获第十二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18-01-31 浏览( 来源:党委宣传部 
 撰稿:
 摄影:

  第十二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授奖仪式1月29日下午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摘得本届牡丹奖。

  赵维莅教授长期致力于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研究,聚焦鲜明亚洲特点的侵袭性淋巴瘤,通过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迄今为止国际上最全面系统的NK/T细胞淋巴瘤基因组学图谱。通过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率先报道了甘油磷脂代谢和miRNA/Ras通路异常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紧扣恶性淋巴细胞生物学行为,报道了分化相关基因 PRDM1异构体、凋亡相关基因 BCL-XL、c-FLIP和血管生成相关基因VEGF等淋巴瘤耐药靶点;靶向恶性淋巴细胞关键信号通路,拓展淋巴瘤靶向治疗的新策略。以通讯/第一作者在Nature Genetics、Leukemia、Blood等杂志发表论著4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341分。

  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Pathobiology、Blomarker Res、《中华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编委。相关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同时获得本届牡丹奖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段纯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游书力、复旦大学徐彦辉、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周斌、华东理工大学杨化桂等5名中青年科学家。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于1994年设立,是由社会力量资助、政府部门参与组织评审的一个科技人物类奖项,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共有65名优秀中青年科学家获奖;主要奖励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优秀科技成果的上海市中青年科学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曾是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获奖者。

  牡丹奖每两年评一次,设有数理、化学、信息、生物与农药、医学与药学、材料与工程6个学科组,每次获奖人数不超过6人,拿奖“难度系数”超高。

  超高难度也意味着含金量十足。2017年上海地区新增的13位两院院士中,有4位也是牡丹奖得主,这使牡丹奖获奖者中两院院士的数量达到了15人,接近全部65位获奖人的四分之一。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