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409/x_1305080622.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409/x_3fe5080649.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409/x_3fe5080646.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409/x_3fe5080635.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409/x_1305080692.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409/x_1305080622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409/x_3fe5080649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409/x_3fe5080646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409/x_3fe5080635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409/x_1305080692_s.jpg 1- 2- 3- 4- 5-
2014-09-15 浏览( 来源:党委宣传部 
 撰稿:杨静
 摄影:叶佳琪
 

  “恬淡清雅,也不失牡丹的王者本色!”银幕背景上,一朵色彩淡雅的牡丹正傲然绽放,而场下掌声如雷。9月15日下午,由交大医学院兰陵剧社学生排演的以医学大家王振义院士为原型的原创话剧《清贫的牡丹》成为了2014级本科及研究生新生入学首日的生动一课。

  剧中人物原型是同学们敬爱的老校长、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他长期从事内科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使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难题,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肿诱导分化第一人”。2012年,交大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创建60周年华诞之际,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将以王老为原型创作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在向医学前辈致敬的同时也鼓舞了更多医学院人。剧中的王振义院士真实可触:与人生伴侣谢竞雄在震旦校园谈论人生理想,坚定救死扶伤的志愿;在瑞金医院血液科病房中,目睹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死于急性白血病,愈发确立了奋发钻研的信念;在贫困的山村中苦中作乐,潜心研究中药,甘当“赤脚医生”,意识到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在狭小的实验室里,与自己的学生和同事一道,苦苦求索7年,终于探索出了采用诱导分化剂——全反式维甲酸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新路。话剧中令人感动的,不仅仅是医者的锲而不舍、兢兢业业,还有王振义与谢竞雄的伉俪情深、相濡以沫。“我最想感谢的人是我的妻子”,“我们绝不能放弃”,“每天早上,当我起床的时候总会产生一个念头,今天会有收获,会有突破”,剧中王振义院士对妻子的深情,对病人的负责到底,对科研的坚持不懈,一次次赢得现场热烈的掌声。

  从2013年开始,这台话剧已由医学院学生自行演出诠释,并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保留节目,虽然表演者没有专业的演技,但怀着把医学前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使命和责任更好传承下去的念头,他们有着最强劲的动力和最充沛的激情。剧中扮演王振义的12级临床五年制的钟承同学就坦言能够参加这个演出感到幸运的同时,也体悟到了选择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和奉献,会鼓舞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参演的13级检验专业陆娄恺奕同学也表示,去年作为新生在台下观看了学长学姐的演出很受感动,希望今年的演出团队也能够把这种感动和鼓舞传递下去。话剧以王振义曾经就读的震旦大学医学院的毕业誓词结尾——“余于病患,当细心诊治,不因贫富而歧视,要尽瘁科学,随其进化而深造,以造福人类。我们做医生的,在生命科学的领域里要朝着这个方向走,前面的路是没有止境的。”兰陵剧社的同学们表示每次排练时都会被这份献身医学的决心震撼到,也会更明确自己选择医学的初心,虽然为演出付出了不少心血,但非常值得。

  而真实质朴的情节、全情投入的演出也赢得了观众们的肯定,特别是在观看话剧前刚刚聆听了王振义院士以《如何在医学道路上前行》为题的亲切教诲,之后就能以生动的形式全面了解王老医路探索的故事,在欢笑和感动之余,同学们也更领悟到了“医”之内涵。14级周天域同学表示王院士和他的团队虽只有一身洁白,却比任何纷繁的颜色更耀眼。“清贫以为骨,爱国以为魂,狭大医之凛正,其毅可战天命”,14级乔子耘同学则用诗意的语言感叹到。14级硕士研究生康雨田说:“王老和他团队奋斗的经历让我深深领悟到面对生命的科学,我们才刚刚入门;面对生命的科学,我们不能放弃!”14级硕士研究生段润丹则用“思易,行难,惟勤,惟忍”这八个字总结了自己的感受。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