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沈国芳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Biomaterials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The effect of overexpression of Dlx2 on the migration,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cranial neural crest stem cells”,初步阐述了面中裂和脊柱弯曲畸形的一个新机制。该团队利用Cre-loxP条件表达系统,通过转基因技术建立了Dlx2基因在神经嵴细胞特异性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鼠,该小鼠部分出现胚胎致死,部分胚胎有神经管裂开、面裂和脊柱裂开等畸形,而成年鼠表现为发育延迟、鼻骨、额骨和腭骨等发育不足、前牙反颌和脊柱弯曲等畸形。其颅颌面畸形的发生可能是由于Dlx2过表达使颅神经嵴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而细胞凋亡增加,并且其成软骨分化增强而成骨分化发生障碍引起的。而对于脊柱畸形的发生则可能是由于Dlx2过表达直接改变躯干神经嵴细胞的发育生物学特性引起的或通过影响脊索等组织的发育间接影响躯干间充质细胞的发育引起的。这项发现可为临床上防治相关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由于Dlx2在神经嵴细胞特异性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鼠由Dlx2条件性过表达转基因小鼠和Wnt1-Cre转基因小鼠杂交获得,而后面两类小鼠可分别保种,避免了种鼠由于胚胎或出生后致死,或由于颅颌面畸形而影响进食等进而影响生育而需要反复进行转基因显微注射。同时,该Dlx2在神经嵴细胞特异性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鼠在出生后能够存活并长大,因此,与一些模式小鼠在胚胎期或出生后不能存活相比,该小鼠还具有可进行出生后相关研究的优势,其可用于进一步研究面中裂和脊柱弯曲畸形发生的机制,同时也为研究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和脊柱畸形的早期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药物干预和手术干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动物模型。
该研究成果近日还被加拿大医药研究资讯公司Global Medical Discovery (GMD)收录作为“Key scientific article”发布。GMD (http://globalmedicaldiscovery.com)设立于2002年,其成员来自全球一些顶尖的学术机构和医药工业界,其目标是致力于给读者提供关于医药开发的最新发现和突破方面的资讯,给学术机构和医药工业界提供一个交流创新思想的平台。该机构每周会从超过20000篇发表在同行评审杂志上的文章中挑选出十几篇文章作为“Key scientific article”。 被收录作为“Key scientific article”的研究成果在医学界、医药界将获得更大关注,这对那些被挑选发布的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和新药开发具有促进作用。
该课题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研究项目基金的支持。课题负责人沈国芳教授对课题的设计和实施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课题组王旭东教授在国外访学期间及回国后为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代杰文博士和课题组其它成员也为该项研究的完成付出了努力, 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的Rulang Jiang教授和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的王铸钢教授对课题的完成给予了指导和帮助。这次该成果被GMD收录,表明沈国芳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所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