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班导师项目入选交大“院系学生成长成才创新试验区”
2012-11-30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部 文/游佳琳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11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院系学生成长成才创新试验区”专家评审研讨会举行。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文汇报社党委副书记谢海光,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高艳,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昕,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林在勇,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吴旦、黄震,上海交通大学关工委副主任蒋秀明出席并担任评委。评审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徐飞主持。

  在长期积累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经前期主动申报、充分酝酿、广泛调研和多次预审,包括医学院《班导师工作体系》在内的11个院系项目分别入围最后专家评审会环节。会上,医学院学工部部长唐华围绕创建基础、创建目标、创建思路、创建内容、预期成效等就医学院班导师工作机制进行了陈述与答辩。最终,医学院《班导师工作体系》经过专家评审,入选交大“院系学生成长成才创新试验区”。

  “院系学生成长成才创新试验区”是985三期交大学指委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体系”建设项目之一,旨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学生人才培养的载体、形式、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积极性,激发学院内生动力和发挥学院学科特长,推进跨学科建设,按照始终紧扣高水平的科研反哺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理念,把一切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充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全员育人。

  医学院班导师工作机制自2010年下半年推行以来,在两年来的工作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通过定期召开班导师工作交流会、制定班导师工作实施细则等举措加强班导师队伍自身建设;通过班导师班级文化创建项目强化班级内涵建设;通过建立班导师工作中心与工作室确保基础与临床阶段工作延续性,营建班导师育人氛围。目前,在2009级与2010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等专业的27个班级中共配备了32名班导师。班导师和辅导员“双师联动”,根据专业情况,建立联系机制,畅通沟通渠道,依托“易班”等网络平台,通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座谈交流、考察走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载体,在思想引领、专业导航、科研启发、创新激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班导师工作机制推行两年来,在师生中获得良好反馈,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构建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医学院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品牌。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