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中国起搏治疗五十周年”庆典
2012-11-21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文/刘蓉芳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11月16日,为了纪念中国起搏器治疗50周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中国起搏器发源地,举行了“中国起搏治疗五十周年”庆典活动。

  1960年,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霍栾锵、颜和昌等教授与上海继电厂的工程师们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临时起搏器,并于1962年10月3日为一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进行了起搏治疗,这一划时代的尝试,开创了中国起搏治疗的先河。1971年5月10日,患者胡根娣,因患三度心脏房室传道阻滞,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方作平教授主刀,在心内科主任刘忠豫教授配合下,安装了我国第一例埋葬式心脏起搏器。至今患者依赖心脏起搏器生存已41年,成为目前国内安装心脏起搏器存活最长者。

  50年来,中国起搏技术的开展曾经因为物资匮乏、信息闭塞而举步维艰,但是前辈们从未为此而辍步,他们以不屈的努力,创造出无数医学奇迹。至今起搏器植入已经是心脏科常规的治疗手术之一,中国每年有数万名的患者受益于起搏治疗。作为中国起搏器治疗元勋之一的颜和昌教授同样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创始人,他为中国起搏治疗技术的发展作出极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位老一辈医学专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他们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特为颜和昌教授塑立了铜像,并在“中国起搏治疗五十周年”庆典活动上举行铜像揭幕仪式。

  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曾经有辉煌的历史,开创了许多国内医学领域的第一,在前辈们奠定的基础下,目前刘少稳主任带领的心内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心内科每年进行起搏器植入术近四百台,居全国前列;并且开展了三腔起搏器、埋藏式心脏电转复器和抗房颤起搏等先进起搏技术,是国内开展此类先进技术的前驱单位;尤其在三腔起搏器左室起搏位置的选择和起搏程控方面成绩突出,进一步提高了心衰的治疗效果。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