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中国起搏治疗五十周年”庆典
2012-11-21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文/刘蓉芳 
 撰稿:宣传部测试
 摄影:

  11月16日,为了纪念中国起搏器治疗50周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中国起搏器发源地,举行了“中国起搏治疗五十周年”庆典活动。

  1960年,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霍栾锵、颜和昌等教授与上海继电厂的工程师们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临时起搏器,并于1962年10月3日为一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进行了起搏治疗,这一划时代的尝试,开创了中国起搏治疗的先河。1971年5月10日,患者胡根娣,因患三度心脏房室传道阻滞,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方作平教授主刀,在心内科主任刘忠豫教授配合下,安装了我国第一例埋葬式心脏起搏器。至今患者依赖心脏起搏器生存已41年,成为目前国内安装心脏起搏器存活最长者。

  50年来,中国起搏技术的开展曾经因为物资匮乏、信息闭塞而举步维艰,但是前辈们从未为此而辍步,他们以不屈的努力,创造出无数医学奇迹。至今起搏器植入已经是心脏科常规的治疗手术之一,中国每年有数万名的患者受益于起搏治疗。作为中国起搏器治疗元勋之一的颜和昌教授同样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创始人,他为中国起搏治疗技术的发展作出极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位老一辈医学专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他们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特为颜和昌教授塑立了铜像,并在“中国起搏治疗五十周年”庆典活动上举行铜像揭幕仪式。

  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曾经有辉煌的历史,开创了许多国内医学领域的第一,在前辈们奠定的基础下,目前刘少稳主任带领的心内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心内科每年进行起搏器植入术近四百台,居全国前列;并且开展了三腔起搏器、埋藏式心脏电转复器和抗房颤起搏等先进起搏技术,是国内开展此类先进技术的前驱单位;尤其在三腔起搏器左室起搏位置的选择和起搏程控方面成绩突出,进一步提高了心衰的治疗效果。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