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医工沙龙在附属胸科医院举行
2011-10-27 浏览( 来源:团委 
 撰稿:应急万虹
 摄影:

  10月25日,由医学院主办的“创智聚能、医想未来——上海交大第五期医工沙龙暨第九届胸科科技论坛”在附属胸科医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交大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夏小和,胸科医院院长冯运,党委书记郭永瑾,校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刘燕刚,校工会副主席、青年教师联谊会会长王德忠,校工会副主席张杰,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医学院青年联谊会会长王坚,校团委书记王伟明,医学院团委书记朱建征,校团委副书记罗莹及胸科医院的院领导等出席了会议。论坛由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医学院青联理事郑宁主持。

  会上,胸科医院冯运院长介绍了近年来医院在医工项目上的合作情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热诚希望能以医工结合青年沙龙为平台,不断促进青年学者的成长,推动医院的建设,加快交大发展。胸科医院副院长韩宝惠就全院的科研情况做了专题报告,介绍了胸科医院今年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果。

  本次沙龙活动中,共有13名青年老师和临床医生参加了专题汇报。来自胸科医院的谭强、侯旭敏、潘欣、黄平、孙加源和仁济医院的李展春等青年学者分别作专题汇报,报告主题从临床问题出发,详细阐释了在医工交叉领域的合作前景;鲜活的图片加上生动的讲解吸引了交大青年教师的研究兴趣。赵晓菁医师关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讲解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情趣。医学院王宏林老师和药学院徐德锋老师关于新药的研发和讲解,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数据给大家以深刻的印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陈晓军、电信学院王利生教授、系统生物学院李小卫其研究水平和学术成果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誉,其独特的科研方法和广泛的应用途径给大家以科研启示。本次会议首次加入了产学研转化平台的展示,胸科医院附属的上海契斯特医疗科技公司的专题报告也给在座的各位青年学者以一定的启示。

  会议最后由校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刘燕刚作了学校科研工作的专题报告,从整体和大局高度分析了交大科研战略,介绍了两校合并之后交大和医学院整体科研实力的发展和提升;同时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课题分布、激励政策、扶持力度及未来的科研工作发展设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交大医工沙龙初创于05年两校合并之后,本着为进一步促进学科融合、增进文化交通,加强交大与医学院、附属医院中青年骨干交流合作的目的,至今已经连续办了五期。本期是第一次在专科医院举办,得到交大、交大医学院和胸科医院的高度重视,来自交大医学院、Med-X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信学院、药学院、微纳研究院,瑞金、新华、市九、市六、市一、精中、儿童等各兄弟医院以及胸科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的100余名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参会的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参加活动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拓宽了科研视野,跳出了原先课题研究定向思维的局限,为今后从医学方面进行科研合作成功开辟了广阔空间,开创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2025年临床骨干师资培训班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党支部与医学院本科生…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