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故事】黄柳辉:不负三年好时光
2020-07-13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编者按】又到夏天,又到毕业季,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今年的“毕业季”太过特别,“云课堂”、“云答辩”、“云面试”,许许多多的史无前例,今年的毕业季成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成人礼。尤其作为医学生的你们,看着师长逆行的背影,听着学长奉献的故事,这样的毕业季一定是终身难忘的人生大课。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期待你们能够从这个“特别”的医路开始,成就特别精彩的人生。这个毕业季,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继续推出毕业故事栏目,用文字凝结那些难忘时光里的故事,愿医学生们不负韶华、笃定前行,努力成为新时代勇立潮头的“后浪”。

本期人物:黄柳辉2020届新华医院硕士毕业生

我出生于广东东莞,高考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开始了医学求学生涯。本科毕业时,一年一度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开始了。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妹子,从未去过祖国西部。“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闪亮的口号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研一期间,我志愿参加西部计划一年,决定深入基层,做一名知国情的服务先锋。在担任伊旗高中校团委副书记一年里,我和我的战友赵婉彤同志一起策划组织和协助开展了大大小小包括市级、旗级、校级共计66项德育和团建活动。我拍摄近40项活动照片和录像,编辑每月团委工作简报,并撰写近30篇共计2万余字活动新闻稿发布校级微信公众号,其中若干篇于中国青年网、鄂尔多斯市共青团和伊金霍洛旗共青团收录。我还担任学校校长助理和办公室主任助理,完成了示范性高中德育总结、高中生职业生活规划、教学规划等工作。我工作作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获得当地校领导的好评。西部计划结束后,我继续发扬志愿精神,积极参加新华医院新生儿眼筛、学术会议场务、新冠肺炎门急诊流行病学调查、测温等志愿者工作,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自内蒙古返沪,我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继续回到临床和实验室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立志做一名有担当的医学栋梁。在导师金海鹰教授和赵培泉教授先后指导下,我刻苦努力,不断探索,就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2篇发表在国际眼科专刊杂志RETINA上,并荣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员等荣誉。另外,我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进行会议发言,荣获第八届李嘉诚基金国际眼科研究生论坛英文演讲比赛优秀奖。除了平时忙碌的科研实验,临床亦不敢松懈。我跟随导师赵培泉教授门诊,每次门诊几乎将近凌晨,曾经最高门诊量达275人,最长日工作时长19小时,最晚至凌晨3点。在导师的感染下,我始终不辞辛苦,认真负责,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门诊和手术患者免费答疑和问诊,得到患者对我的肯定。

深入基层,做知国情的服务先锋;不忘初心,做有担当的医学栋梁,这就是我三年的成长故事。回顾研究生生涯,我领略了祖国西部的辽阔,收获了科研探索的乐趣,还提高了临床诊治的技能。这一切,离不开交大、医学院、新华和导师对我的培养,离不开兄弟姐妹和同学朋友对我的帮助,离不开家人对我的支持。愿今后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不忘师恩,不负远方,为更多患者重获光明而不懈努力、顽强拼搏。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