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故事】杜诗蓓:志愿青春 逐梦前行
2020-07-08 浏览( 来源: 
 撰稿:
 摄影:

  【编者按】又到夏天,又到毕业季,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今年的“毕业季”太过特别,“云课堂”、“云答辩”、“云面试”,许许多多的史无前例,今年的毕业季成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成人礼。尤其作为医学生的你们,看着师长逆行的背影,听着学长奉献的故事,这样的毕业季一定是终身难忘的人生大课。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期待你们能够从这个“特别”的医路开始,成就特别精彩的人生。这个毕业季,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继续推出毕业故事栏目,用文字凝结那些难忘时光里的故事,愿医学生们不负韶华、笃定前行,努力成为新时代勇立潮头的“后浪”。

29F53

  本期人物:杜诗蓓  2020届新华医院硕士毕业生

  2015年夏,我在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做义工,看着那些因疾病被父母抛弃的小天使,我心里感觉分外的沉重。当时的我多么希望自己有能力可以还他们一个健康的童年,从那一刻起学习儿科这颗种子便深深埋藏在我的心里。2016年,在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时,我坚定不移的选择了儿科专业。2017年,通过初试和面试的选拔,我终于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儿科学圣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50E8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在交大医学院学习期间,我积极地参与校内外志愿者活动,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的初心。从儿童宝贝之家志愿者到马拉松医疗救助志愿者,从门诊导医到进口博览会内宾接待,我始终奔跑在交医提供的公益道路上,追寻着青春的无限可能。三年来,我参与志愿者活动十余次,累积服务时长近300小时,被评选为研究生会“优秀志愿者”、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益路锋行”学生公益人物。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从初来上海时的羞涩内敛到接待政要和外宾时毫不怯场、应对自如,从最开始的路痴到 “人形GPS”。志愿者活动带给我的远不止实践的快乐,更教会了我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去吸收新知识、培养广博的视野,不断完善自己。

42971

  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在进入新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从事科研学习期间,我致力于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异质性的单细胞转录组学研究,期望运用先进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找寻高危组患儿潜在的治疗靶点。课题组的初步研究成果先后被中国肿瘤学大会和中国小儿血液肿瘤学术会评选为优秀论文,并在2019年上海市儿科青年医师英文论文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通过参与学术会议交流,我不仅开拓了眼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立志为儿科事业不懈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儿科医生。

18967

  三年前,我带着对儿科的热爱来到了交大医学院,三年后,我依旧坚信自己的选择,并愿意用未来的数十年不断完善自己,用热忱的心和勤劳的双手去履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感谢交大医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去追寻青春的梦想,感谢我的导师袁晓军老师为我指点迷津,感谢这一路走来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未来我将带着使命感在儿科学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