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愿领衔的课题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05-11 浏览( 来源:九院 
 撰稿:万虹
 摄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张志愿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20余年的悉心研究,在国内率行提出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科学分类,并施行综合治疗,经临床5千余例治疗表明,有效率达到96%,居世界医学领域领先水平。并制定了国内外首部《颌面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诊疗指南,在国际著名杂志Head Neck发表。日前,该项成果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全身血管瘤、脉管畸形的60%。该类疾病所造成面部畸形、感染、出血等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压迫呼吸道而危及生命。据资料统计,颌面骨动静脉畸形的死亡率高达20%。因而,国内外医学界十分重视这一顽疾的攻克,以往由于对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分类、命名混淆,医生盲目选择治疗方法,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而且误诊、误治时有发生,对患者的身心都带来了很大的创伤,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以张志愿、周国瑜、郑家伟、范新东教授为主的研究小组通过二十余年持续的序列研究,针对口腔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特征,分门别类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从而制定综合治疗模式。 研究人员对于发生在口腔面颈部的巨大静脉畸形,率先提出并采用在血管造影监视下,引导注入大剂量无水乙醇加以栓塞为主,辅以平阳霉素注射或手术整形的方法,治疗巨大静脉畸形83例,挽救了生命;对于软组织和颌骨动、静脉畸形,他们则采用栓塞或者双介入栓塞的方法治疗软组织动静脉畸形551例,颌骨动静脉畸形77例,治疗有效率达到94.5%,有效地保留了颌面及其功能;对于面颈深部的血管畸形,他们在手术时,翻开皮瓣,暴露病变,然后采用Nd:YAG激光照射,直到病变萎缩小消失,十年来他们用此法治疗面颈深部静脉畸形517例,有效率达到93.6%;对于常见的“鲜红斑痣”,即微静脉畸形,以往采用植皮、冷冻、接触式激光、放射性核素贴敷等,治疗后会产生明显瘢痕,课题组通过对各种激光特点与疗效的比较,采用了原先是工业用激光的波长为413nm的氪激光,最大限度的发挥激光选择性破坏病变血管的效应,从而达到消除病灶而不留瘢痕的理想效果,其成果被邀参编《Photodynamic Therapy》第十四章。

研究人员还制定了《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是世界上首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并获得国际认可。课题组取得的多项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国际脉管疾病研究学会主席Yakes教授和国际著名头颈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专家、德国马尔堡大学Werner教授等评价该杰出成果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