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强课题组等在《自然通讯》报道关于ROS介导肿瘤免疫耐受的研究成果
2018-08-14 浏览( 来源:基础医学院 
 撰稿:于晓彦
 摄影:

  8月8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2.353)在线发表了基础医学院邹强课题组等的研究论文,论文题目为“SENP3 maintains the stability and function ofregulatory T cells via BACH2 deSUMOylation”。研究发现T细胞受体(TCR)信号诱导的ROS控制去类泛素化酶SENP3的蛋白稳定,从而介导转录因子BACH2的去类泛素化修饰及其维持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活性,进而促进肿瘤免疫耐受的建立。本研究系统阐述了ROS介导肿瘤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基础。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机体氧化应激时产生的一类分子,其在肿瘤部位表达水平异常高,并与肿瘤免疫耐受密切相关。调节性T细胞(Treg)作为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在肿瘤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调节性T细胞是如何响应ROS从而介导肿瘤免疫耐受亟待需要深入研究。

  围绕这一重要科学问题,邹强课题组与易静、黄传新、李华兵课题组密切合作,发现T细胞受体(TCR)信号诱导的ROS特异性地限制去类泛素化酶SENP3的蛋白降解,进而介导转录因子BACH2的去类泛素化修饰及其细胞核定位,从而维持BACH2抑制IFN-g、IL-17等效应细胞因子表达并控制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活性;靶向SENP3可以有效打破调节性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耐受机制,增强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干预ROS活性可以降低SENP3蛋白水平,导致调节性T细胞功能减弱,提高肿瘤免疫应答水平。这项研究不仅首次揭示了去类泛素化修饰调控调节性T细胞介导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同时深入解析调节性T细胞响应ROS并介导肿瘤免疫耐受的分子机理,为深入理解肿瘤微环境介导免疫耐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发掘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5676-6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