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3日是国际公认的“全健康日”(One Health Day)。这一全球性倡议旨在促进人类、动物与环境健康的协同发展,推动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共治。今年正值“全健康日”设立十周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积极响应号召,于11月初在浦东校区、南京、海南三地同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并邀请海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的老师们共同参与,以实际行动响应全球倡议,普及“全健康”理念。
校园科普启新知:浦东校区活动暖心开场
11月3日上午,“全健康日”校园科普活动在浦东校区拉开序幕。活动以展板解读、互动问答与知识卡片抽答等形式与全校师生开展全健康知识互动宣传,普及人畜共患病防控、抗生素合理使用、垃圾分类与健康环境等主题内c容,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参与。活动现场还发放了全健康宣传玩偶明明博士及科普宣传手册,引导大家从日常行为理解“人-动物-环境”健康的紧密关联。活动形式轻松有趣,让健康理念“看得见、学得懂、记得牢”,有效提升了校园健康文化的传播力与参与度。

校际协作共发展:南京活动深化交流与传播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间全健康教育与科研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GOHI全球健康学社携手南京农业大学万物健康国际交流协会,联合海南大学与昆明医科大学,于11月2–3日在南京举办了系列联动活动。活动包括校际座谈、青年行动研讨与动物园公众科普三部分,共同构建起学术交流、青年共创与社会传播的全链条实践平台。
在11月2日举办的校际座谈会上,南京农业大学蔡畅老师结合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在疫病防控中的国际实践经验。与会师生围绕全健康领域的研究重点、教学实践及社会服务案例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从不同地域与学科视角进一步拓展了“全健康”理念的内涵,展现出该理念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社团交流环节,来自各高校社团的同学踊跃分享了社团的理念与实践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GOHI全球健康学社社长鄢之雨与南京农业大学万物健康国际交流协会(OHIA)主席黄紫煌,分别介绍了各自社团的品牌活动、组织架构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两位社长的分享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对全健康议题的深切关注与责任担当,也体现出他们通过社团活动传播知识、践行理念的热情与活力。座谈现场气氛热烈,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共研共享的合作共识。

11月3日,四校师生共同前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开展以“One Health青年行动”为主题的研讨与公众科普活动。研讨会上,红山森林动物园团队介绍了动物救助与生态教育的实践经验,学院师生代表分享了候鸟健康监测、宠物抗药性研究及动物心理健康测评等案例,探讨了如何在科研与公众教育中平衡动物福利与生态保护。随后,大家走向动物园中心广场,通过展板展示、互动问答、趣味打卡等方式,与游客共同探索“人-动物-环境”的健康联系。活动现场反响热烈,众多市民表示受益匪浅,对全健康理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此次南京活动以青年社团为纽带,汇聚高校力量,探索了全健康教育与社会参与的新模式。通过跨校合作、跨界交流与公众互动,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以行动践行健康理念、以协作推动社会共识的积极风貌。

校园联动促融合:海南站延伸影响
同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举办了全健康日宣传活动。全健康专业的研究生们采用互动式科普模式,面向在校学生推出了线上知识问答和口袋读物阅读打卡活动,内容涵盖热带病防治、宠物健康管理及环境与健康关系等核心领域,同时搭配简洁易懂的知识解析,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全健康的核心要义和行动指南。

协同创新向未来
三地活动的联动举办,标志着全球健康学院在全健康理念推广与实践探索上迈出新的步伐。通过校园科普、校际协作与社会传播的多层次联动,学院实现了从校内到校际、从学生到公众的知识延伸与行动扩散,彰显了全球健康学院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积极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完善全健康科普教育体系,加强多学科协同与社会合作,推动人类、动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建设可持续的健康社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