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学院

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全球健康学院殷堃老师团队受邀在Advanced Science与eBioMedicine概述CRISPR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鸿艳 殷堃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5日

分子诊断在生命科学、医疗卫生、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至关重要,核酸检测是现代分子诊断学的基石。但传统核酸检测技术,如PCR和基因测序技术存在依赖大型设备和专业实验室、程序复杂、耗时长等问题,降低了用户友好性。近年来,CRISPR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诊断技术,以其高特异性和高效性,正在推动检测领域的革命性发展。然而,基于CRISPR的检测通常需要结合基于等温核酸扩增的额外预扩增步骤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这带来了操作复杂和气溶胶污染风险高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锅CRISPR平台正在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其可以简化工作流程,实现快速、经济高效且高灵敏度的诊断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研究团队硕士研究生刘鸿艳等在Advanced Science (IF=14.1) 杂志发表了 "One-Pot Isothermal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Assisted CRISPR/Cas Detection Technology: Challenges, Strategies, and Perspectives" 的综述性文章,重点归纳总结了基于一锅CRISPR的新兴检测策略,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此外,刘鸿艳等也在eBioMedicine (IF=10.8) 杂志发表了"Revolutionizing CRISPR-based RNA diagnostics with single nucleotide resolution"的评述性文章,对新开发的具有单核苷酸分辨率的拓扑约束的DNA介导的一锅CRISPR检测平台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团队系统归纳了基于CRISPR的分子诊断技术现状阐述了推动一锅检测发展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三大策略:体系分离、反应组件优化和集成设备的开发。最后,该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目前一锅CRISPR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提高灵敏度、扩展多路复用能力、无扩增检测、定量检测、新兴Cas效应子的应用、便携的POCT应用以及人工智能辅助的平台开发,这些进一步的提升有助于克服现有瓶颈并释放CRISPR技术在分子诊断方面的全部潜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硕士研究生刘鸿艳为文章第一作者,全球健康学院殷堃、修乐山老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文章也得到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尹辉老师的大力支持。本研究得到了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DYF2022SHFZ321)、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重点项目(YG2024ZD02)、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4J22800900和24142201300)、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乳制品检测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MDPDMT-2023-02)、中国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QN083)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高校教师产学实践计划(BJ1-3000-24-0067)的支持。


下一条:全球健康学院举办前沿学术汇报 聚焦多领域生物医学技术新进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