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学院

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全健康研究网络在上海启动

作者:董珂   发布时间 :2021年08月31日

中国全健康研究网络在上海启动

827日北京时间10点,由崇明区政府、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举办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与全健康发展论坛”在崇明隆重举行。在开幕式上,全健康研究中心崇明基地正式揭牌,中国全健康研究网络同时启动。崇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缪京,副区长王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副主任谢文澜,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屈计宁,以及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同时有来自全国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线上参会。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施建蓉主持。

     

近年来,突发传染病和食品安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等问题频繁发生,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各国团结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了重要指引。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气候变化、荒漠化加剧和极端天气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呼吁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此,全国多家从事“全健康”领域专家经一年多的酝酿,以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为平台,成立中国全健康研究网络。

     

中国全健康研究网络的成立,是为了寻找解决复杂生态和健康问题的合理方案,运用“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从“人类-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解决复杂健康问题,并通过多机构、跨学科、跨地域的协同合作,统一收集分析人类、动物和环境的综合信息,构建针对危害人类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网络,实现对新发或再发传染病的及时预警、有效防控,提高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

在开幕式上,崇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缪京,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致欢迎词,崇明区发改委主任张立新介绍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规划,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周晓农介绍崇明全健康发展与研究规划。随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文澜、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屈计宁、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亦学主任、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首席代表李文凯、崇明区副区长王菁、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施建蓉、上海交通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周晓农共同启动全健康研究网络。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环境发展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与培训特别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等国际组织专程发来了祝贺视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首席代表到现场讲话祝贺,充分肯定了发展全健康研究的意义,对全健康研究中心崇明基地的未来发展表示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英方主任也致电祝贺。

     

一、会议为什么选择在崇明岛召开?

崇明区在全健康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崇明岛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对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打造世界级的生态岛,离不开生态健康、动物健康、人群健康的有机融合。此次全健康研究中心崇明基地的正式成立,将推进人兽共患病风险预警、微生物耐药控制、食品安全等技术的实证研究,建立整合人-动物-环境界面研究的大数据平台,使之成为“全健康”理念在我国真实世界研究的第一个“试验田”和“示范区”,将有效加速全健康研究成果向政策成果转化,加速推动全健康体系在我国的落地实施。会上同时成立的全健康研究网络着力聚集全健康领域各方力量,联合开展全健康技术、理论、法律和产业研究,共同探索全健康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推进技术、产业与应用研发,全健康治理,开展试点示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形成全球化的合作平台。

二、“全健康”理念能解决什么样的健康问题?

“全健康”主要聚焦医学、兽医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 “盲点”和“难点”问题,解决人群-动物-环境界面上的复杂健康问题。20205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强强联合,共同建立了“全健康研究中心”,中心聚焦医学、兽医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交叉点”,以人兽共患病、食品安全、耐药控制等方向为切入点,搭建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平台,发展全健康研究体系。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已组建包括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的全健康多学科交叉队伍,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和兽医学院建立了联合课题组。中心致力于构建全健康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合作网络,已成功推动世界银行“全球全健康示范项目”在我国的落地实施,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世界健康基金会、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等9个国际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新成立的崇明全健康研究基地将建设助力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医学、兽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一流优势学科的进入,将加快上海都市现代健康与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步伐;未来建设的产、学、研结合的国际生态健康研究和产业孵化中心,将推进崇明岛成为具有先进科技生产力的世界级生态岛,培育孵化的一批生态农业及全健康新兴产业的优秀企业,将为崇明岛提供国际生态农业和全健康领域的优质资源。

三、 今后如何推进“中国全健康研究网络”的工作?

中国全健康研究网络的成立标志着全国科学工作者、专家学者,将着力聚集全健康领域各方力量,联合开展全健康技术、理论、法律和产业研究,共同探索全健康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推进技术、产业与应用研发,全健康治理,开展试点示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形成全球化的合作平台。将在合作共赢、强强联合的基础上,携手开展全健康技术研究与治理工作,达到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合作,助力全球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在讲话中指出,要防控新发传染病,不仅需要站在的健康角度,更需要包括医学、兽医、环境等多学科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协同发力,共同建立强大的健康网络体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将和崇明区政府携手努力,充分发挥资源汇聚之优势,共同搭建起跨学科、跨地域的卓越平台,建立新兴国际化大生态学科群,为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提供研究和实践方案,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谢文澜在讲话中指出,希望中心通过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世界健康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密切合作,组织协调全球性人类、动物和环境界的创新协同研究重大项目,创建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交流协作平台,全面提升我国在“全健康”领域的国际影响力,逐步将崇明岛全健康研究基地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

四、研究网络今后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中国全健康研究网络的重点任务是坚持用系统思维来构建人、动物和环境的整体健康。为此,特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作主旨报告,就今后“全健康”的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进行了研讨,主旨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周晓农研究员主持。

在主旨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院长高福做了题为“用全健康理念推进生态健康建设和新发传染病防控” 的报告。高福院士首先从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谈到应对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高效的行政决策。高福院士继而又对“One Health”进行解读,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坚持用系统思维来构建人、动物和环境的整体健康。同时他认为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要把全健康和崇明的绿色发展结合到一起,崇明全健康研究基地建设时要突破思维模式,解决卡脖子、卡脑袋的问题,提出上海方案、上海理念,最后作为崇明方案向全球推广中国的“One Health”智慧。

     

中科院计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李亦学做了题为“科学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全健康领域中的应用”的发言。李亦学教授分享了关于科学大数据分析在全健康领域中的应用的报告。他提出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全健康一定是需要大数据支持的。数据可以分为五大类,从技术科研的数据到真实世界的数据,One Health是五大类数据的综合,特点一定是多尺度、高纬度、多模态等等。同时他也提出大数据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目前数据呈爆炸性增趋势,然而真真能加以利用的数据则很少增长。李亦学教授以此提出要找出庞杂的数据背后的数学规律,如果能够建立合适的数学框架模型,找到正确的分析思路,往往能带来漂亮的分析结果。随后他举了抗瘤精准用药以及新冠病毒分子溯源两个例子来介绍数据密集型科研的新范式探索,并且表示非常愿意参与未来的one health研究。

     

周晓农研究员作为题目“崇明全健康发展与研究规划”的报告,他强调,中国全健康研究网络成立后,将更好地关注搭建全健康研究平台,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建设人类-动物-环境三位一体的数据检测监控转化评估治理网络空间实验室。同时,根据当前国家的重大需求,着重在八大方向开展重点研究,包括微生物耐药性控制与微生物资源开发发展方向、食品安全与营养发展方向、全球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发展方向、人兽共患病防控方向、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应急治理方向、全健康传播与大众行为研究方向、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研究方向、全健康大数据研究方向等。未来还拟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控方向、生态与健康修复方向、环境与疾病传播方向、环境与人道灾难方向、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方向、环境变化与昆虫迁徙发展方向、环境与动物疾病发展方向、全健康生物安全保护方向的科研工作。

     

五、如何推进崇明全健康研究工作?

建立跨行为体、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治理机制,把政府治理的制度优势真正切实转化成为治理效能是推进崇明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此,会议围绕“崇明全健康规划实施中的挑战与解决思路”邀请了3位专家作了学术报告及圆桌讨论,由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晓奎教授主持。

一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汪洋教授做了题为“‘One Health’与动物源细菌耐药”的报告,以全视角对全球耐药进展和挑战进行解读。汪洋教授首先以全球耐药现状的严重危害引入到用迫切用“One Health”理念进行耐药的相关研究,以碳青霉烯耐药性为例介绍了耐药性在全球家禽养殖生产消费链中的传播机制,强调了人、动物和环境的系统性健康。最后汪洋教授通过介绍我国黏菌素禁止使用后耐药检出率下降的显著成效解读了耐药性“One Health”的应对模式。

     

二是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陈田木副教授分享了关于媒传疾病传播风险的预警技术与应用的相关进展。首先他解释了传播风险和监测预警的具体内涵,并提出从全健康的角度可以做到智能化、多渠道和多点的预警。接下来他介绍了理论流行病学的几种数学模型种类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了传播动力学模型成功应用于2018年宁波登革热的前瞻性预警的案例,同时也介绍了预警模型应用于蜱传疾病和螨传疾病的案例。最后,他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面向基层使用的、用于常见疾病的预测和防控措施评价的预警技术平台,并表达了对于这一平台市场化和产品化的期待。

     

三是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王云屏研究员进行了关于全健康One Health政府治理,从理念到实践的思考的报告,提出关于全健康的治理,应该要将健康能够真正纳入到政府跨部门和多部门,从它的决策到实施再到问责,整个政策的循环,整个体系当中进行良好运作。王云屏研究以美国为例介绍了可借鉴的成熟的组织架构体系,也总结了美国疫情表现不佳可能的原因。随后指出全健康治理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首先是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其次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最后是建立跨行为体、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治理机制。报告最后王云屏研究员详细讲解了把政府治理的制度优势真正切实转化成为治理效能的10项关键能力。

     

在会议最后的圆桌讨论中,来自微生物、兽医、环境、动物、传染病、生物信息、法学等领域的专家纷纷献言献策,从“人类-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围绕着全健康理念在崇明的实践展开讨论。本次论坛进一步凝聚共识、理清思路,为加快探索崇明健康事业发展模式和有效路径,积极打造世界级的全健康研究中心与创新平台,共创世界级生态岛更好的未来提供了进一步的基础。

据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崇明区人民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于630日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三方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全健康中心已纳入交大首批落户崇明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的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将依托学校和国际著名大学的学科优势,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的区位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师资队伍、世界级创新平台与前沿研究中心,构建社会服务与乡村振兴战略智库,推进全健康、低碳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的合作与建设,重点打造世界一流农科、健康民生和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新兴国际化大生态学科群,同时建设种业创新、城乡生态、现代都市农业、全健康生态、动物医学、低碳生态等研究中心,支撑崇明区和长三角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大局。

上一条:全球健康学院2021-2022学年第一次科研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下一条:2021-2022学年第一次教学会议顺利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