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深入践行 “三全育人” 理念,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11月7日中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桃李匠心” 劳育工作室在浦东校区西3楼104、105室成功举办 “巧手引针线,匠心纳方圆” 劳动教育活动。本次活动作为工作室首个劳育系列活动,以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为30名医学院学子搭建了劳动技能提升与匠心精神培育的平台。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整理收纳所蕴含的分类归纳智慧,与医学实践中病例管理、实验室器材规整、手术室无菌区划分等严谨要求一脉相承;而针线活所锤炼的耐心、专注与手眼协调能力,更是未来医者开展外科缝合等精细操作的必备素养。本次活动立足医学人才培养特色,从贴近生活的基础劳动技能切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秩序之美、专注之要、匠心之韵,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特邀拥有12年整理经验的专业整理师 “雨过天晴”、4名医学院后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1名本科生收纳小讲师组成嘉宾团队,为活动的专业性与实践性提供了有力支撑。筹备阶段,团队精心规划流程、筹备物资,包括基础针线技能材料包、简易刺绣材料包等物资及投影设备、讲解PPT等教学工具,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活动以 “理论讲解+示范教学+动手实践+分享交流” 的形式有序推进。在理论讲解环节,专业整理师 “雨过天晴” 结合上百次上门服务经验,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收纳整理的心理学意义,并分享了实用的日常收纳技巧。随后,本科生收纳小讲师分享了个人收纳心得,引发在场学生共鸣。


动手实践环节中,后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穿针引线、平针、回针、钉纽扣、缝补小破洞等基础针线操作。学子们分组参与实践,在指导下练习基础针法、完成钉纽扣及简易刺绣作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活动尾声,部分学员主动展示成果并分享实践体会,纷纷表示在动手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与专注的价值。最后,大家共同清理工作区域、归还工具,展现了医学生良好的行为素养。


本次劳动教育活动将生活劳动与医学专业素养培育有机结合,不仅帮助学子提升了收纳整理与针线操作等实用技能,更锤炼了耐心、专注、严谨的职业品格。作为 “桃李匠心” 劳育工作室的开篇之作,活动为后续劳育系列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医学院落实五育并举、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工作室将持续探索劳动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路径,让劳动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助力学子在劳动实践中成长为有温度、有匠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