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瑞金医院为29岁青年摘除脸上巨大肿瘤
2025-11-16 浏览( 来源:瑞金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徐赫医生,在云南省墨江县人民医院帮扶工作期间,成功为一名患有巨大鼻根部肿物29年的当地患者实施了肿物切除与鼻骨缺损修复手术。

李先生自年幼时起,鼻根部就有一个小肿物,随着岁月流逝,至今已经29岁,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疙瘩”竟缓慢却持续地增大,如今已如鸽子蛋般大小。它不仅严重影响了李先生的面容,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更压迫视野,导致日常生活极为不便。近几年来,肿物仍有增大趋势,随时可能进一步压迫眼球,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经检查发现,由于肿物的长期压迫,其下方的鼻骨已被吸收殆尽,肿物甚至与鼻腔相通,病情复杂且棘手。

面对这一挑战,来自附属瑞金医院的援滇专家徐赫医生没有选择常规的鼻面部大切口,而是制定了周详且极具创意的手术方案。

“他最担心的是脸上留疤。因此本场手术既要根治肿物,又要保护他的面容。”徐赫医生介绍,为此,他设计了一条“藏在左侧眉毛内侧”的隐匿切口”,这个入口,使得整个手术的视野和进路都被最大程度优化。

手术中,他从眉毛处建立皮下隧道,稳稳地把这个压迫视野的巨大肿物完整剥离、顺利切除。眉毛长出后,疤痕将几乎不可见。

巨瘤切除后,鼻根部出现了明显的骨质缺损,相当于鼻梁被掏空了一块。若不修复,外形受影响不说,鼻腔结构也难以稳定。

面对这个难题,徐赫医生展现出他的“巧思”:利用鼻腔部位肿物切除时需切除“钩突”组织,亲手制作了一个包含骨质和黏膜的复合组织修复瓣。

“这可以说是一种‘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思路。”徐赫医生解释道,“我们将这个修复瓣巧妙地移植到鼻骨的缺损处,让带有骨质的一面朝外支撑起鼻梁,黏膜的一面朝向鼻腔内,完美地重建了鼻部的骨性结构和鼻腔黏膜的完整性,为鼻部外观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李先生恢复迅速,鼻部外观得到了显著改善,视野压迫感完全消失。术后病理鼻腔、内外肿物均提示良性病变。他看着镜中恢复了正常轮廓的鼻子,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感觉背了几十年的一个大包袱终于卸掉了!”经术后一月余随访观察,眉毛初步长出,鼻腔内也恢复良好。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交大医学院举行2025年班导师聘任仪式
  医学院2位教师、1门课程入选上海市青少年…
  教师沙龙-医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顺利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医学院人…
  公共卫生学院23级预防医学专业双导师项目…

科研动态

  ES&T|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员团队揭示…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高翔团队揭示健…
  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宏林团队在《自然·衰…
  Cell Host & Microbe|基础医学院许悦课…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菁菁校园

  黄陈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路,学路,医…
  钮晓音主讲医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第一课解码…
  萌新启航,心动雅培——2023级儿科班班导…
  “党建引领育人才,五育融合促振兴” —…
  21学子沙龙与21青年沙龙联合举办“健康中…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人民日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
  【解放日报】瞄准科技前沿与重大健康需求…
  【澎湃新闻】依托13家附属医院,上海交大…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