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自2010年起创新实施班导师工作机制,凝聚医疗、教学、科研与管理领域的骨干力量,全程浸润式参与本科生培养,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十五年来,本科生班导师制不仅成为医学生价值引领与专业成长的“双引擎”,更在传承中不断焕发新活力,从学术启蒙到人生导航,从临床实践到科研创新,班导师与学生共同书写了一段段亦师亦友的佳话,为新时代医学教育贡献了“交医智慧”。


11月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年班导师聘任仪式在闵行校区转化医学大楼五楼C5会议室举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正一,学指委秘书长郁松,护理学院党委书记方琼,学指委副秘书长刘振华,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晓晶,医学技术学院专职副院长徐勤毅,瑞金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顾倩,医学院各二级学院、培养单位学生工作负责人,2025年新任班导师,全体闵行本科生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共70余人出席。

聘任仪式环节,吴正一宣读2025年班导师聘任名单并颁授聘书。来自医学院及13家二级学院、培养单位的30名医、教、研、管的知名专家和中坚力量加入了2025级班导师队伍。

郁松做班导师专题工作介绍,他以“师以载道,成就师生最美的遇见”为题,从工作背景、工作举措、实践成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系统回顾了医学院班导师工作机制走过的历程。十五年来,班导师制度收获颇丰,共有近350名老师担任班导师倾情参与这项薪火相传的育人工程,涌现了一批优秀班导师典型,先后共10人获上海交通大学“十佳班主任”称号,60人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十佳班导师”称号,完成了近1700项班导师文化创建项目。他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班导师队伍要始终坚持“以德为先,以爱为本”,成为学生的“贴心朋友、学业导师、道德表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交大医学院将以更高的站位谋划班导师队伍建设新篇章,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双师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持续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办学使命,推动思政工作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提质增效。

会议交流环节,2021年度医学院第五届“十佳班导师”获得者、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江凌勇作经验分享。他围绕“我的口腔医学教学的探索路”主题,全面介绍了他担任班导师的历程,详述了他与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相处的点滴时光。他指出:班导师工作是一份“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也让教师走向卓越”的光荣使命。他强调,班导师以科创育人、实践润心,班导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在校时精心培育每一株“幼苗”,毕业后仍继续关注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养分和支持。引导广大学生以前沿的技术学临床知识,以超前的意识做创新研究,怀质朴的初心为人民服务,使之成为契合时代特征、熟知临床需要的“新医科”人才。

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赵庆华作为新聘任班导师代表发言。作为2025级新任班导师,也是医学院首届“十佳班导师”,他表示愿将自身积攒的星光与温度,化作又一程风雨同舟的灯火,去点亮更多即将绽放的年轻灵魂。他指出,在交大医学院,“班导师”不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份承诺与传承,班导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种素养:即共情的能力、持续学习的定力、明辨是非的品格。

202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张琬欣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认为,医学之路漫长而艰辛,赋予医学生们使命,也带来未知与迷茫。班导师们不仅是学识的传授者,更是医者之道的引领者。她表示,广大医学生们将在各位班导师的引领下,把个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国”的伟大事业,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医者担当!
与会的新任班导师依次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他们立足医学教育使命,结合个人专业特长,深入阐述了各具特色的带班理念。他们纷纷表示,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同行者,将秉承“医者仁心”的崇高理念,与交医发展同频共振,与学生成长携手同行,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医学人才、守护人类健康福祉而不懈奋斗,共同书写新时代医学教育更加灿烂的华章。

吴正一作总结讲话。他代表医学院党政领导向所有为学生工作辛勤付出的各位老师、辅导员、班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交大医学院班导师工作机制自2010年下半年始推,迄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辅导员与班导师“双师联动”的育人工作机制已成为交医特色,为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具有良好的示范和推广效应,得到了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高度认可。对2025年新聘任班导师,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抓手,引导广大医学生努力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办学使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充分发挥班导师在思想引领、专业导航、科研启发、创新激励等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每位交医学子在入学起航、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始终与国家战略、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精准匹配,不偏离人才自主培养的发展轨道。二是坚守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以“三全育人”的高质量发展为医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爱是班导师工作永恒的主题。选择担任班导师就选择了责任,要善于从“标准化培养”的“大水漫灌”向“定制化培养”的“精准滴灌”育人方式转变,用“盐溶于水”的教育方式,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每位学生的距离。把知识与临床积累经验的势能,切实转化为引导同学的动能,为医学生们提供专业型、方向型、发展型的个性化的学业开导、就业引导和创业指导,使学生成长为知识丰富、视野广阔、眼中有爱、心中有光、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材。三是坚持双师联动,积极探索新时代序贯式育人的新模式和新路径,致力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班导师、辅导员与学生亦师亦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和时代特征,做学生贴心人,共同营造温暖的育人文化。班导师要在理想信念的价值引领、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医德医风教育入门、医学研究启蒙与探索及医学专科兴趣培养等方面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作用。既要照顾到面,在让低年级同学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科研等方面画出最大同心圆,也要关注到点,善于发现拔尖创新人才,让更优秀的学子脱颖而出。

刘振华主持聘任仪式。

聘任仪式后,新聘任班导师进入各班,与医学新生们就学习、生活、职业中的挑战与思考展开交流,对未来班导师活动的规划设计积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自此,2025年班导师工作全面展开。广大医学生们将在班导师的指引和陪伴下,不断探究科学真知、践行医学使命、传承文化精粹,为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办学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2025年是医学院浦东校区启用之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二十周年,更是“十四五”总结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作为国内首批推行本科生班导师制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历经十五年探索与实践,已将这一机制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品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医学院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双一流”建设,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统筹多校区办学格局,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交医学子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神圣使命,为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