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同仁医院完成首例EV-ICD血管外除颤器临床应用
2025-11-04 浏览( 来源:同仁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附属同仁医院心内科邱朝晖教授团队与中山医院及胸科医院一起开展了中国境内第1批血管外胸骨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EV-ICD)技术,成功完成本院首例手术。据悉,EV-ICD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技术,其机理是在患者胸骨下放置除颤电极,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和除颤复律进行治疗,相较于传统经静脉ICD和皮下ICD系统,EV-ICD无需将电极植入于血管和心脏内部,同时具备装置体积小、兼容3.0 T核磁共振扫描、预估寿命长达11.7年的优势。这一技术不仅能提升患者囊袋的美观度与舒适度,还可减少未来更换设备的次数,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此次手术的患者为一名72岁男性,一月前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症状加剧。经检查,患者心脏超声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仅为30%,伴左心扩大,NYHA心功能Ⅲ级,属于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经评估后给与EV-ICD手术治疗。手术由邱朝晖教授主刀,吴献豪教授、欧子明医师协助,在心脏外科仇锋教授及麻醉科张俊峰教授团队的协同护航下历时150分钟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各项指标稳定。今后,该技术将作为心脏性猝死防治新方案在业界推广,为患者带来生命救助和生活质量提升的福音。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与印…
  公共卫生学院四团队斩获第六届妇幼健康科…
  叶枫代表交大医学院在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巡…
  交大教务处来校调研医学院继续教育工作
  附属新华医院创新“党建+”实践育人新范…

科研动态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高翔团队揭示健…
  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宏林团队在《自然·衰…
  Cell Host & Microbe|基础医学院许悦课…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菁菁校园

  23级预防医学班开展“前途有道,医研有方…
  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李春波)工…
  “医道传经验 仁心育未来”系列班导师活…
  2025级海南专项硕士研究生举行“沪琼联动…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人民日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
  【解放日报】瞄准科技前沿与重大健康需求…
  【澎湃新闻】依托13家附属医院,上海交大…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