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为长期面瘫患者实施高难度显微外科手术
2025-07-14 浏览( 来源:第一人民医院 
 撰稿:
 摄影:

面神经麻痹(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表情和生活质量。长期面瘫患者往往面临面部不对称、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等问题,严重影响其社交和心理健康。近日,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面神经麻痹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成功为一名长期面瘫患者实施了“咬肌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悬吊手术”,术后患者面部功能和外观得到显著改善。

患者吴先生(化名)今年48岁,因1年前一次手术导致面神经损伤,术后出现左侧面瘫,表现为左侧面部表情肌无力、口角下垂、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吴先生多方求医,尝试了多种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听闻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及听神经瘤诊疗中心在面瘫治疗方面的特色后,吴先生前来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诊治。

整形外科主任刘安堂团队与神经外科主任楼美清团队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专家团队认为,患者既往经过多次肌电图检查后仍无恢复迹象,其面神经功能自然恢复的可能性非常低,需要考虑进行面瘫修复。

根据肌电图检查情况,吴先生仍有通过重建神经支配来恢复瘫痪面肌功能的机会,可以先采用“咬肌神经转位面神经修复术”来重建微笑。鉴于吴先生口角静态明显下垂,而单纯的“咬肌神经转位术”难以明显改善静态口角下垂,可以同时做“阔筋膜静态悬吊术”,改善口角静态对称性。

在仔细敲定手术方案后,整形外科团队为吴先生实施了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历时3个多小时,成功完成咬肌神经与面神经颧颊支的显微吻合,并利用大腿取材的阔筋膜条进行了口角部位的动力性悬吊。

术后,吴先生恢复良好,面部静态对称性显著改善,口角下垂等问题得到缓解。预计在术后3-6个月,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再生后,经康复训练后吴先生将逐渐恢复部分面部动态表情功能如咬牙微笑等,且闭眼功能也会进一步改善。

咬肌神经转位术可适用于面瘫时间少于2年的患者,并且因其供区损伤小、恢复快、疗效稳定等优势,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修复术式。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整形外科在面神经麻痹治疗领域迈入国内先进水平,为面瘫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未来,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引进和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公卫学院第九党支部开展“奋斗正当时 青…
  公共卫生学院举办暑期中美学生交流活动
  “卫”梦启航,公共卫生学院2025届学子毕…
  药物AI系赴嘉兴开展“重走一大路”红色主…
  医学院退休工作党委开展“银龄荣光映初心…

科研动态

  公共卫生学院田英、高宇教授团队:儿童全…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公共卫生学院宋…
  Mol Cell丨王戈林团队揭示NAD合成关键酶…
  授人以渔,国家区域中心建设提高欠发达地…
  Adv Sci | 孙贇教授团队解密子宫腺肌病异…

菁菁校园

  姜虹教授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述…
  23级口腔医学5+3班级班导师活动精彩纷呈…
  医学院闵行校区举办“青春同行,医路寻光…
  2024级临五眼视光班举办“开启科创大门”…
  2023级食品卫生与营养班举行“圆桌共话营…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人民日报】这个暑假,交大医学院师生“…
  【焦点访谈】雪域高原“山海情”
  【光明日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展“…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