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与上海市杨浦区牙病防治所携手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基地”签约和揭牌仪式在上海市杨浦区牙病防治所霍山路新院区隆重举行。上海市杨浦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卢瑜、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徐袁瑾、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王丽珍、上海市杨浦区牙病防治所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及来自教育、医疗、企业界的嘉宾代表共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仪式由杨浦区牙病防治所所长黄胜春主持。

徐袁瑾书记与黄胜春所长共同为教学基地揭牌。依托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专科联盟建设,杨浦区牙病防治所是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在本市牙病防治所和社区布局的首个教学基地,其落地既是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拓展实践育人阵地”的战略要求,也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破解区域口腔医疗资源均衡化发展难题的关键举措。
徐袁瑾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基地在杨浦区牙病防治所的挂牌落地,是深化口腔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医教融合、培养更多符合口腔临床实际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口腔医学院学生实践能力的孵化器、校院合作的示范窗口、服务地方经济的桥梁,将为区域口腔医学人才培养和“医、教、研”全面提升注入新动能。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扎实技能、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口腔医学创新人才”为使命,依托国家“双一流”学科优势,构建“医教研协同育人”的特色培养体系。此次与杨浦区牙病防治所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学科建设、临床教学资源与区域服务上的互补优势,通过“理论教学 — 临床实训 — 社区实践”的全链条贯通,打造“懂理论、精操作、有情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范式,为区域口腔医疗事业输送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骨干力量。

王丽珍副院长与杨浦区牙病防治所周康副所长签署《教学基地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将围绕实践课程建设、临床师资培训、医学生见习实习及就业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教学基地将以“理论+实践+创新”为核心,涵盖数字化多媒体示教、口腔临床见习实习、创新创业实战演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腔临床技能和口腔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未来,基地将紧紧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名师驻点指导,夯实学科内涵建设,助力学生技能提升。
仪式后,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教学基地。该基地包括总院和中原、霍山两个分院区,是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预防、口腔正畸、口腔修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口腔质控小组组长单位。基地总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配备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口腔3D扫描仪、显微根管治疗仪等国际一流设备,开设8个特色诊疗项目,年门诊量超15万人次,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基层临床实践场景。

卢瑜主任在致辞中进一步强调了教学基地在杨浦区公立口腔专科医院扎根落地,以“实践育人、服务社会、开放共享”为目标,是新时代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合力建设教学基地,是响应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号召、深化医教融合战略、服务国家卫生发展需求的创新举措。目前,杨浦区正肩负积极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区升级版的历史使命,期许以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建设为契机,数字化赋能,提升育人实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学科链”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化口腔医学教学实践试验田,为全市提供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基地科学实践的创新模式。
上海市杨浦区牙病防治所挂牌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基地,不仅是区域内口腔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为本市医教融合提供了创新范本。站在“教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的历史交汇点,教学基地将立足行业前沿,持续探索育人新模式,为口腔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