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任及骨干专家介绍:

学科带头人:李毅刚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歌德大学(J. W. Goethe University)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律失常中心客座教授。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FACC)。美国心脏节律学会委员(FHRS)。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欧洲心脏节律学会委员 (FEHRA)。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知联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委。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联盟晕厥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无线精准EP沙龙”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心脏病介入治疗和心律失常发病机及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国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技术的最早掌握和推广人之一。曾在德国歌德大学(J. W. Goethe University)医学院以正式心血管内科医师、主治医师的身份工作过九年。曾经帮助过德国、美国、波兰、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心脏中心开展导管消融术。培养出许多电生理专家,已工作在欧州、美国、亚洲国家。独立完成万余例心脏介入手术,包括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各种复杂、高危冠状动脉病变),起搏器、除颤器的安置(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和有猝死危险的患者),左心耳、房间隔和室间隔封堵术。对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方面所取得了多项重要的成果。经上海市卫生局科技鉴定委员会讨论审核后,认定其多项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六项为国际创新或首次开展的射频消融技术,包括:首次证实了折返是冠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之一;证实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正常HV间期患者,并阐明了其发生机制等。率先进行了有器质性心脏病室颤的射频消融。在新型起搏器预防治疗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及体内自动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与贡献。国内率先开展了无放射线精准消融治疗复杂心律失常消融术、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介入术。

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大会发言和担任大会主席,并获得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基础和临床研究杰出贡献奖”,国际心血管大会”CardioRhythm 2009” ”最佳论文奖”及长城国际心脏病大会“全球华人心脏电生理杰出服务贡献奖”。2010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2011年获得 “中青年起搏电生理突出贡献奖”。“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猝死综合防治”获得201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Cardi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特刊主编。《Circulation:EP》 中文版执行主编。 《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杂志编委或通讯编委。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篇;主持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4项面上项目和多项上海市科委项目。获专利3项。

中心秘书:王群山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基地培训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组成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心脏节律论坛秘书。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20余年,擅长心律失常的介入诊疗,累计完成经导管射频消融与心脏起搏植入4000余例,其中最小病例仅3岁最大达86岁。先后帮助国内50余家医院开展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诊治技术,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演讲及手术演示。擅长房颤、房速、器质性心脏病室速以及室速电风暴等复杂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和导管消融诊治,左心耳封堵术防治房颤卒中以及起搏、ICD、CRT等各种心脏器械的植入与程控。

在各种国际、国内杂志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在Heart Rhythm, Journal of 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围绕复杂心律失常,获得授权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为复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与上海市科研项目6项。围绕复杂心律失常,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5部。指导介入培训医生8名,目前已在各地独立开展心律失常诊疗工作。已毕业研究生2名,在读5名。

骨干:解玉泉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2012年毕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其中SCI 8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曾在美国Cleveland Clinic进修学习心脏介入治疗。特长为起搏、ICD、CRT等各种心脏器械的植入与程控。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的免疫学机制。

骨干:冯向飞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92年本科毕业,从事心血管专业15年,临床经验丰富,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科研数项。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房速、室早、特发性室速、室上速等)导管消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停搏、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起搏治疗,高血压病的治疗等。特长为左心耳封堵术防治房颤卒中以及起搏、ICD、CRT等各种心脏器械的植入与程控。

二、基本情况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成立于2011年,以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共同成立。中心主任由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组组长。

经过连续五年的持续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各项业务取得飞速发展。目前中心拥有100余张专病诊治床位,广泛开展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治,尤其是复杂心律失常如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慢性持久性房颤、先心病术后房速、室速电风暴的导管消融;包括各种特殊心律失常患者人群如高龄、孕妇、儿童及婴幼儿;左心耳经皮封堵术防治房颤脑栓塞;各种心脏器械植入与随访;率先在国内外开展多项新技术,如双心室同步起搏术、远程心电诊治网络覆盖100个社区300余万人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三维标测系统+merge引导下心肌病室速的导管消融术;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心肌梗死后和肥厚型心肌病室速的消融,创立了“序贯消融法”的手术策略,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此技术已推广到近二十家国内三甲医院单位,增加治疗有效率30%。

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诊疗设备,配备有复合手术导管室、磁导航、三维标测系统(CARTO3、Ensite Velocity)、多道电生理记录仪、双向及单向血管造影系统DSA、星光256排螺旋CT、3.0T磁共振以及实时三维心脏超声等。

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是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诊治培训基地,已成功举办两届“亚太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培训班”。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充分利用各家医院的技术特色和力量,构建医疗技术规范化、学术水平国际化、资源共享最优化的联合诊治研究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使心律失常患者真正得到最佳水平的诊疗。

中心主任李毅刚教授连续担任东方心脏病学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心脏节律论坛坛主,成功合办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心脏节律论坛等国际会议,亚太地区左心耳封堵国际会议(英文)。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各组成单位组织心律失常和冠脉介入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班。

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科研硕果累累。以牵头单位为例,五年来累计获得各级科研课题61项,累计经费达1329.8万元。2015 年中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项目名称“内源性CaMK II活性抑制因子在心梗修复期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毅刚教授,项目编号:81530015)。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一项,题目为“大气污染促发心律失常和脑卒中急性发作的风险评估”,(项目负责人:解玉泉主任,项目编号JFYS2016ZY01002455)。2011年以来在国际著名心血管疾病期刊《Circulation》、《JACC》、《Heart Rhythm》与《Plos one》等发表75篇核心论文,总影响因子259.33。学术地位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授权专利6项,组织4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管理科学规范的心律失常临床样本库和心律失常生物样本库。荣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与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颁发的“全国归侨侨眷个人先进”荣誉称号。

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已与德国汉堡圣乔治医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等多家国际知名“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定期进行人才交流与互访。我们将在努力科研攻关的同时,通过安排进修、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等继续教育的形式,建立高水平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逐步建立起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心律失常专病诊治中心,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三、临床特色介绍

(一).环肺静脉隔离后肺静脉口部线性消融降低阵发性房颤复发率研究。

研究内容:

去年我中心研究设计为随机、前瞻性、对照、单盲、多中心临床试验,针对适于导管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评估不同的消融术式(A组:环肺静脉隔离后肺静脉口部线性消融,B组:环肺静脉隔离)是否能够减少长期房颤发作负荷。最短随访周期为12个月。

通过我中心前期小样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前期研究结果:

1) 环肺静脉隔离后肺静脉口部线性消融能够进一步降低阵发性房颤复发率,能减少短期内房颤负荷;长期房颤负荷需要进一步进行评价。

2) 从目前短期研究来看,环肺静脉隔离后肺静脉口部线性消融的安全性得到验证,不增加肺静脉狭窄、心包填塞、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后期研究工作的重点:

1) 环肺静脉隔离后肺静脉口部线性消融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

2) 扩大临床上样本量,收集患者的房颤复发率及长期生活质量等的数据,为临床上多中心试验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机制及统计学方法提供重要的参数。

3) 形成系统优化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新方法,并进行大范围推广,为临床上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提供临床研究证据;

目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通过肺静脉口部消融线,减少肺静脉内折返形成基质,减少肺静脉内形成颤动的可能性,提高不同单位、不同手术者的手术操作的标准化。

2) 术中对于迷走神经的标测及去迷走神经治疗的作用如何去制定统一的量化标准,从而进一步减少房颤导管消融的复发率。

3) 如何监测房颤复发仍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中心多采用穿戴式装置(14天长程心电监护仪)监测来评价房颤负荷,其监测效力将大大高于一般的24小时或72小时Holter。这样对于本研究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心梗后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的导管消融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非随机、非盲、干预性、单中心研究,拟入选300名心梗后患者,分组(导管消融组与药物治疗组)。最短随访24个月。

前期研究结果:

1. 证明对心梗后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患者行导管消融术室早负荷明显下降,后期的生活质量改善有待于进一步进行评价;

2. 导管消融治疗理论上可减低心律失常负荷,临床小样本数据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不再遵循既往的符合ICD植入的适应征;

3. 对于少数频发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患者植入ICD后,通过长时程心电监护或CIEDs能够及早诊断及再次消融治疗提供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4. 我们初步总结中心前期的心律失常诊断及治疗为恶性心律失常的诊疗计划提供了较好的临床依据。

关键问题:

1.临床上梗死相关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手术术式对射频消融后再复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完善制定标准的规范流程,为统一的临床治疗标准提供了参考价值;

2.心梗后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如果为局灶起源,可能只需要点状消融;如果和心梗瘢痕相关,可能需要进一步线性消融;

3.对于导管消融或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同治疗方案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生活质量的影响;远期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有待于进一步评价;

5. 进一步优化早期植入ICD患者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射频治疗的适应症的选择及治疗时机。

(三).零X射线三维导航系统引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研究(XGP-Afib ablation)

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检查或治疗方法治疗心房颤动的X线暴露时间,其研究结果将用于零X射线三维导航系统引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研究(XGP-Afib ablation)新技术的临床推广或应用或证实。对于需要进行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零X射线三维导航系统引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新方法将减少、甚至避免因X射线辐射引起的损害。

2)研究内容

a.疾病或研究对象:一种或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的或不愿意长期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b.治疗方法: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治疗;c.对照方法:零X射线组与常规有X射线组;d.结果:房颤消融X线辐射减少,零X射线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e.研究或设计类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3)目标疾病的常规治疗(或检查诊断)方法及特点介绍:

虽然欧美各国及我们国家的房颤共识或指南都推荐肺静脉隔离是房颤射频消融的基石,虽然经过近20年的发展,肺静脉隔离经过各种技术、器械的改进,成功率已有较大提高,但是目前还都是需要X线的辅助,包括放置导管、判断导管位置、判断心包填塞等并发症,但是X线对患者、术者、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都有各种危害,比如肿瘤发生率增加,眼睛、皮肤的损害等等。所以在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X射线,减少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放射线暴露,是大家的共识。

4)预期参加受试者

本研究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科进行,预计有80名受试者自愿参加。

5)过程与期限

2015.10.1-2016.9.31 所有受试者经过房颤进行导管消融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

6)预期结果

1.通过零X射线及常规暴露X线下三维导航系统引导下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进行评价,主要观察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否增加,同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观察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性;

2.在无X射线损伤的前提,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与既往常规手术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预期预后相同的结局。尤其适合进行射频消融术不需要X射线暴露的特殊人群。

(四)临床上器械植入在心律失常中的研究

起搏器记忆功能确定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作用的试验

(Antiarrhythmic Drugs Assessment in Preventing Atrial Fibrillation,ADA-PAF Trial)

我们中心在CIEDs的使用及心电远程监护方面一直处于领先水平,通过CIEDs临床随访工作发现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使用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心律平、索他洛尔及空白对照组)治疗后,阐述心律失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远期心血管时间的发生率等情况进行评估。目前主要参与单位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崇明县中心医院共10家单位。本项目以此诊治中心为依托,在研究对象募集、随访、临床诊查及后期的统计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通过前期的临床小样本分析,得出一下可能结论,同时该中心为该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1) CIEDs在临床上心律失常的检出成功率远远高于动态心电图或其它的长时程心电监测方法,为CIEDs植入后临床随访心律失常的管理奠定了可操作程序。

2) 通过不同药物治疗后发现临床药物治疗房性心律失常成功率较低,阵发性房颤在临床上常常很快转为持续性房颤,为临床上阵发性房颤患者早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CIEDs长时间随访进一步了解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远期预后,尤其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远期的生存时间、生活质量的差异性。

开发新的方法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指导,尤其新型的抗凝药物治疗的选择及基因指导下的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

().新型纳米材料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1)研究目的

研究新型纳米材料(如取向碳纳米管纤维、石墨烯等)在心脏再生、人工心脏和心律失常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2)研究进展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干法纺丝技术制备了高度取向碳纳米管薄膜(Super aligned Carbon Nanotube Sheets,SA-CNTs),具有极轻的质量、良好的柔韧性及自支撑性、多孔粗糙的表面、优异的导电性及纳米尺度上的可调控性。在体外采用SA-CNTs培养心肌细胞,不仅能诱导心肌细胞取向生长,为互相孤立的心肌细胞簇提供有效的信号传导通路,同时在电刺激的辅助下作用下,还能增加相邻心肌细胞间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改善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实现了SA-CNTs上心肌细胞的同步收缩。此外,SA-CNTs能降低单个心肌细胞不同搏动间和不同心肌细胞间的复极离散度,这对工程化心肌组织的正常搏动节律至关重要,并有减少心肌梗死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潜力。最后,构建了基于取向碳纳米管薄膜的单片式柔性电极,并演示了其多点起搏功能。这些优良的性能使该基于取向碳纳米管薄膜的心脏补片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心梗后心脏衰竭患者。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19.791)。

四、对外服务信息介绍

1) 率先在国内进行新型二代冷冻消融球囊在临床上治疗心房颤动。

2) 率先在国内开展左心耳封堵术新技术在临床上预防房颤患者的脑卒中的治疗,特别是房颤消融+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手术特色明显。

3) 率先在国内创立了室性心律失常“序贯消融法”。

4) 采用心外膜途径进行消融方法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新突破。

5) 在国内外积极推广和普及导管消融技术,减少X线暴露对患者及医生的损伤。

6) 建立了器质性心脏病、猝死幸存者登记注册系统,利用远程遥控传送心电系统,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利用急救网络,早期预警干预。对高危患者和社会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及早识别,急救措施,普及相关知识,减少猝死风险。

7)CIEDs的远程随访,程控,优化机器参数功能,延长寿命。凭借中心的资源进行CIEDs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评估,尤其利用其心脏指南针的功能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指导临床上房性心律失常抗凝治疗及预防脑卒中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