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医讲坛:生物医用材料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8-08-14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
 摄影:

  生物医用材料,又叫做生物材料,是对生物系统的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外科修复、理疗康复、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人工器官),增进或恢复其功能,而对人体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人类利用生物医用材料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漫长。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就不断地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生物医用材料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有效工具之一。生物医用材料包括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陶瓷、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和生物医用衍生材料等。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增长迅速,生物医用材料已经成为医疗与材料两大领域重要学科交叉点,在科学研究和转化医学方面前景广阔。

  时间:4月28日(周四)18:30-20:00

  地点:懿德楼二楼报告厅

  主题:生物医用材料现状与发展趋势

  主办:医学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承办:医学院本科生团总支,医学院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班级

  主讲人:曾小勤(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讲人简介:

  曾小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镁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能源材料研究室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副主任。曾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基础研究等30余项,在先进镁材料设计与制备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工作。在相关领域累计发表SCIE收录论文201篇,近五年来累计他引1718 次,单篇最高引用183次,有两篇文论文被ESI收录为高被引(high cited paper)论文(1%)。参与撰写专著2本(《镁基轻质合金理论基础及其应用》《镁合金科学与技术》),申请发明专利102项,已授权56项(其中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排名第3)、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次(排名第1)和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励2次(排名第3),被授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上海市“曙光学者”、“科技启明星”等。在镁合金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国内外知名度,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7次,担任会议主席和组织者8次。2011年获得国际著名镁研究机构Helmholtz-ZentrumGeesthacht颁发的镁研究奖。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