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为医学院的学生带来了《解码衰老密码——从实验室到健康中国》的精彩课程。

课程伊始,贺明通过详实数据指出,中国医疗技术的飞跃使人均预期寿命显著延长,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新挑战。他强调:“探索健康衰老路径不仅是医学命题,更是关乎国家战略的民生课题。”随后,他系统梳理了衰老领域十大研究热点,涵盖分子机制、代谢调控、生物标志物等前沿方向,以生动的案例阐释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紧密关联,点燃了在场学子对衰老科学的研究热情。聚焦科研实践,贺明肝脏代谢调控衰老进程、器官间衰老信号传导。通过团队在衰老干预领域的创新成果,他展示了基础研究如何为人类健康寿命的延长提供科学支撑。

接着,贺明以课题组“热量限制延缓衰老”的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三大核心方向:肝脏代谢与衰老、衰老器官交流、靶向延缓衰老治疗技术开发。其中,在解析肝脏衰老机制研究时,他重点强调了基础科研的突破性价值:从分子层面的发现到临床干预的落地,每个环节都需科研人十年如一日的深耕。他还通过衰老代谢细胞间通讯的具体案例分享了科研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论,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贺明特别强调:“正是因为合理的实验设计、科学严谨的操作方法,许多重要的衰老机制才得以被成功发现。”
贺明指出,在医学科研的璀璨星河里,有着数不胜数的科研故事。他以科学家因对阴性结果的仔细研究而发现应激反应的本质,向同学们表明了对照实验的重要性;以由发霉的草木樨研究出老鼠药和抗凝药,向同学们说明了创新型思维的必要性。他鼓励同学们既要“仰望星空”,善于阅读文献、勤于参加讲座和会议等面对面交流活动;也要“脚踏实地”,自觉培养自主创新、沟通表达、动手观察等能力。他特别强调,同学们在进行实验结果记录时要力求做到客观、真实、详尽,以创作出一流的论文,创造出一流的成果、最终成为一流的人才。

课程的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分子研究和科研体会的相关知识,贺明针对每一个问题都予以详尽的回答。本次课程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课程不仅为同学们传授了丰富的延缓衰老知识,更点燃了同学们对于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医学生成长成才铺设了更为开阔的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