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正值第30个世界读书日,202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法文班的全体同学在班导师王家敏老师和辅导员代永富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工人精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班导师活动暨主题团日活动。
1925书局前身为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曾在此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其红色基因与工人运动历史紧密相连。活动伊始,师生们深入“新华里”红色文化展区,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和实物展陈,回顾了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罢工斗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壮阔历程。展区中,“五卅运动”时期的工运标语、陈云同志的革命手记等展品,将学生们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深刻体会到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展现的坚定信念与无畏精神。王家敏老师结合展陈内容,强调“红色基因是医学青年的精神底色,唯有铭记历史,方能以‘双严精神’锤炼本领,回应时代召唤”。

为深化学习体验,活动特别设计了“工运记忆”情境互动环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线索解密、任务协作等形式,还原了1925年工人罢工运动中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动员群众的场景。在“秘密联络站”任务中,学生们需通过破译密码信函、寻找隐藏的《新青年》杂志等环节,模拟革命年代共产党员的智慧与勇气;在“工人夜校”情境中,学生化身工运宣传员,以朗诵革命诗歌、书写工运口号的方式传递斗争信念。这种沉浸式学习让历史“活”了起来,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20世纪初上海工人运动的艰难历程,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群众争取权益的斗争智慧与革命精神。

结合世界读书日,活动特别设置红色经典研读环节。学生们选取《陈云文选》、《健康中国与基层医疗》等著作,围绕“医学青年如何扎根人民健康事业”展开热议。老师和同学们以交大医学院院史为引,回溯抗战时期医学院师生组建“震声歌咏团”、出版《震声》油印小报宣传革命的往事,坚定了“医学报国既要精研技术,更需心怀苍生”的信念。同学们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工运数据的统计分析启示医学研究的严谨性”、“工人的团结协作精神对标医疗团队合作”等思考。

活动尾声,全体学生以铿锵之声重温“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并集体诵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节选内容,将工人运动中的奉献精神与医学使命紧密联结。王家敏老师总结强调:“从革命年代的‘为人民争生存’到新时代的‘为人民护健康’,变的是时代任务,不变的是党的初心。希望这次活动成为大家医学道路上的精神航标。”
百年书局见证革命风云,青春学子赓续红色薪火。此次党建主题团日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交大医学院学子在1925书局的书香与红色印记中,以沉浸式学习叩问初心,以跨时空对话锚定使命,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青年医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是革命年代的工运先驱,还是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在时代洪流中书写无悔青春。未来,他们将以更坚定的步伐投身医学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