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级临床八年制六大班班导师活动“医路同源,问道山海”——临床经验分享暨公济青年沙龙”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团委书记、“光济”青年创新工作室指导老师、202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六大班班导师陈翀医生主导,2023级临床八年制六大班辅导员唐玉春老师参与。特邀三位国际知名青年医生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级临床八年制六大班全体学生,以及“光济”青年创新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活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热烈。
活动伊始,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团委书记、“光济”青年创新工作室指导老师、202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班导师陈翀医生致欢迎辞。他强调了医学青年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鼓励大家以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思维推动医学发展,并期待通过此次活动搭建学术交流的桥梁。

本次沙龙分为“交流分享”与“互动提问”两大环节。三位主讲嘉宾结合自身临床与科研经历,分享了医学前沿动态与跨文化行医经验:



陈医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八年制博士,美国塔夫茨大学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医院并发症委员会麻醉组组长,也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会员。陈医生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读期间主要研究内容肘关节僵硬和外周神经修复,在塔夫茨主要研究疼痛和围术期管理,发表多篇SCI文章和各会议演讲,总引用量为986。目前研究方向调整为人工智能相关。教学方面,负责塔夫茨大学医学院一年级医学生的早期接触临床,住院医课程培训和模拟临床场景教学。陈医生用自己职业探索历程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规划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黄医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在美国加州完成UCSF Fresno的内科住院医培训后,在Clovis社区医院担任了一年医院医生。随后,她回到UCSF Fresno完成了一年高级心脏造影专科培训。现为第二年心内科专科医师。黄医生以“从住院医到专科医师的成长之路”为主题,结合在美国的临床培训经历,详细解析了心内科专科医师的培养路径,并强调了跨文化沟通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袁勋医生是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他聚焦“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前沿”,展示了经导管介入技术的国际最新进展,并分享了在英国临床科研并重的职业发展经验。他提出临床实践是科研的源泉,而科研创新是临床突破的基石。

在互动环节中,与会师生踊跃提问,围绕“国内外医学教育差异”“科研与临床的平衡”“青年医生的职业规划”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三位嘉宾结合自身经历,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务实建议,为青年学子答疑解惑,同学们受益匪浅。
活动最后,主持人卢辰怡同学代表主办方致谢,并向共青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委员会、“光济”青年创新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活动PPT制作者姜晴川和吴沐蔚同学致谢。

本次沙龙以“问道山海”为纽带,架起了海内外医学青年交流的桥梁,不仅拓宽了与会者的国际视野,更坚定了大家“以仁心践初心,以创新谋发展”的信念。未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将持续打造高质量学术平台,助力青年医学人才在探索与实践中砥砺前行!医路漫漫,山海可期;青春逐梦,共赴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