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铎声远·义脉相承”王振义院士精神学习活动举行
2025-03-25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
 摄影:

3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内,一场关于医学精神传承的盛会——“振铎声远·义脉相承”王振义院士精神学习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一站式”学生社区楼栋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通过宣讲王振义院士的医路求索之路,弘扬其科学家精神与教育家情怀,激励青年学子在医学领域薪火相传,续写新时代的医学华章。

首先,安烁羽老师介绍本次活动到场人员,包括园区办孙军主任、党建科刘超老师、闵行校区杨慧梅老师及宣讲团副团长樊思睿同学。

杏林铸辉,仁术凌巅

活动伊始,宣讲团副团长樊思睿同学以“杏林铸辉,仁术凌巅”为主题,从王振义院士的儿时故事讲起,通过五大篇章深度解读了王院士一生的医学生涯与光辉成就。樊思睿同学以其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内容,带领大家走进了王振义院士的科研世界,感受他在血液学领域的突破性贡献,尤其是“全反式维甲酸疗法”如何改写了白血病治疗史,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宣讲过程中,樊思睿同学不仅详细介绍了王院士的科研成就,还特别强调了他在医学教育中的无私奉献。王振义院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医学英才,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家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医者仁心,薪火相传

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纷纷表达了对王振义院士的敬佩之情,并分享了他们的学习感悟。

23级儿科吴擎龙同学表示:“王振义院士的科研之路充满荆棘,但他凭借着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转变为良性细胞的奇迹。这种创新精神,是科研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在各自领域勇于突破常规,大胆创新。”

22级儿科高天同学则感慨道:“王振义院士的一生是‘海纳百川、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精诚奉献’学院精神的生动体现。他的从学、从医、从教经历不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以王振义院士为榜样,践行学院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家国情怀,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为社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22级临床医学八年制二班陆怡静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王振义院士的事迹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的一生都在践行‘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交医校训。他的精神让我明白,医学不仅仅是技术的积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关怀。”

王振义院士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医学传奇,更是一部关于奉献、责任与创新的精神史诗。他的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情怀,深深激励着每一位医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王院士的卓越成就,更从他身上汲取了前行的力量。

医路漫漫,薪火相传。本次活动属于“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工作的思想理论教育版块,也希望同学们以王振义院士为榜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续写属于我们的医学传奇!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