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华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述“拨开云雾见青天”
2024-12-31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温依诺
 摄影:张颢骞、孔恩言

12月25号,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务部主任、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临床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陈剑华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闵行校区上院100教室为2024级医学生讲述《拨开云雾见青天》。

课程伊始,陈剑华着重强调了精神卫生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他指出,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代人健康生活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精神医疗资源分布呈现出地域间不均衡的现状,尽管关注度有所提升,但精神医学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依然严峻。精神健康问题已跨越医学范畴,延伸至哲学、法律与社会领域,亟待全社会携手应对。陈剑华强调,除专业治疗手段外,耐心、沟通、共情和陪伴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不可或缺,医者仁心,他认为做为医生,要有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除了医术要精湛,医德对医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紧接着,陈剑华带领同学们回溯了精神疾病社会认知及解决方案的漫长演进之路。从古代对精神疾病的神秘化诠释,到近代饱受争议的前额叶切除手术,再到如今依托科学认知与先进治疗方法的发展阶段,陈剑华详细阐述了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关键节点。特别提及现代脑科学研究、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为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带来的新机遇,以及社会认知转变对精神病患者接纳程度的积极影响。此外,陈剑华还深入介绍了中国在精神卫生领域取得的显著进步,重点分享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辉煌发展历程与杰出贡献。

在疾病防控板块,陈剑华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多年来承担的实践活动为生动案例,深入讲解了以文化宣传与预防网络构建为主的防控战线。通过宛平南路 600 号等精神卫生地标建设,积极营造心理健康生态圈,借助综合风险评估实现全方位、多体系的精神健康保障体系,为精神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模式。陈剑华在讲座尾声再次强调,心理健康对于个人与社会意义深远,其改善与发展既依赖个人努力与科技推动,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作。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热情高涨,围绕“精神疾病预防与应对”等话题与陈剑华展开热烈讨论,问题涵盖“如何定义精神疾病”“如何缓解精神危机”以及 “精神科医生应具备的品质”等多个方面。陈剑华对同学们的积极思考表示肯定与欣慰,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一一耐心解答,指出应重视言语、思维等精神疾病的外在表现,通过综合多方面症状进行精准评判,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精神科医师。陈剑华指出:现阶段,我国精神医学的整体水平正处于稳步提升、不断追赶的阶段,甚至在某些硬件、基础研究方面超越了国外水平,成绩斐然。但是虽然中国人口基数大,患者数量多,但与国外相比仍缺乏大样本人群的长期随访,临床研究还待进一步提高。他鼓励医学生主动加入到精神卫生事业队伍中, 凝聚成雄厚的新生力量,兢兢业业地在专业领域探索学习、突破创新,致力提升整个学科,乃至整个社会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同学们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课程圆满落下帷幕。陈剑华的精彩授课,不仅加深了医学生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深刻理解,更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点亮了一盏明灯,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方向与深刻启示,有助于引导医学生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迈向精神卫生领域,为提升社会整体精神健康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院快讯

  交大医学院携手上海前沿共建“前沿新药技…
  上海中医药大学团委一行来访医学院交流共…
  医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院长会议顺利召…
  医学院项目入选教育部2024年学习型社会建…
  医学院2025年学生科创工作启动部署会顺利…

科研动态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
  Nat Commun | 医学院方超/孙鹏团队发表针…
  ES&T | 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团队揭示…
  CELL子刊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
  Cell | 公共卫生学院李辰研究员联合中科…

菁菁校园

  医学院闵行校区2024级学习委员述职答辩暨…
  2023级英五班“增进核心科研技能”主题班…
  2022-2024年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
  医学院2024级党章学习小组组长集体参观“…
  医学2416班班导师活动顺利开展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新闻网】范先群:在人工智能时代培…
  【上海科技报】将珍贵人体标本转化为高质…
  【新华网】量身定制“AI解剖课” 上海交…
  【青年报·6版】交医研发国内首个“多模态…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