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2023级临八六班第四次班导师活动顺利举办
2024-04-26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姜晴川
 摄影:

  

45E1F

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级临床八年制六班举办了第四次班导师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23级临八六班班导师陈翀一起参与本次活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也为此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

430BC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永不放弃”碑和历代大型飞机陈列草坪。从顶住严寒、7次进藏的首架自主研制客机“运十”,到波音水平尾翼的制作,再到自主研发的ARJ21、C919,同学们了解了国产大飞机从“走老路”到“走新路”的历史和未来,进一步加深了对“永不放弃”内涵的理解。

42235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5G工业化智能实验室。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材料研发,商飞自主研发的5G工业网络社群渗透到生产环节的每一部分,使不确定性的生产环境更加确定,数字化工业社群的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同学们惊叹于数字化测量、机器视觉等科技的高可靠性和高确定性,也意识到创新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此外,讲解员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医院元宇宙”等合作项目,让同学们对医院智能化的未来有了初步概念。

38828

  同学们接着参观了商飞制造车间。讲解的同志为同学们娓娓道来C919的命名由来,以及3代自主研发大飞机的进步历史。同学们也进一步了解了大飞机的制造过程和数字化科技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大到飞机的全机总装,小到座椅、行李架和线路的安装,处处体现商飞人的严谨细致。

  最后,同学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视频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是契合的,并且鼓励商飞人秉持一以贯之、锲而不舍、脚踏实地、胸怀壮志的精神。在观看C919制造历程的视频中时,同学们感叹于大飞机的复杂构造、从设计到正式使用的艰辛历程,以及研发人员顶住疫情压力使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的赤子之心。视频播放完毕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商飞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此次班导师活动中,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历程和壮阔未来,感受到自动化、人工智能、算法、材料科学等多学科融合创新带来的广阔前景;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们的爱国之心和社会责任担当,为同学们树立了大国科学家的榜样,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