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五班前往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物理与天文学院,开展了以“星海医游”为主题的春季学期第一次班导师活动。临五五班班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韩兵,辅导员张顾文,以及202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五班全体同学参与了本次活动。
浩瀚星空有着无限奥秘,活动伊始物理与天文学院博士生樊仕达学长以“天体的照片是真实的吗?”为主题,为同学展开天文成像科普讲座,介绍了五彩斑斓的星系图片的形成过程,生动阐释了人眼成像与天文望远镜成像的原理差异。人眼对亮度的感知接近对数关系,仅能看到可见光波段的辐射,在暗环境下难以感知颜色,因此人眼能看到的深空天体几乎都没有颜色。天文学上通常使用窄带滤镜来获取天体在特定波段的辐射,经过复杂的校准和预处理获得天体的单色图像,将不同波段拍摄的天体照片分别对应到R、G、B通道后,就能合成出彩色的图像。樊学长以哈勃和JWST为例,按照HSV颜色模型展示天文图像的合成过程。真实的天文图片,既要遵循时间和空间的科学严谨,也要平衡科学性和大众传播的合理需求,以求最大程度还原天体的真实面貌。
随后,物理学院学姐吕欣桐如数家珍地为同学们介绍了天文望远镜的构造、如何操作天文望远镜、如何利用经纬仪确定目标星系等知识。在吕欣桐学姐讲解过后,同学们纷纷提问,迫不及待的上前动手操作,仔细询问天文望远镜的各项参数。在学姐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认识到天文望远镜经纬仪的高度和方位角两轴符合人在地面观测的习惯,只需要在使用时进行水平校准。输入观测时间和地点坐标后,令经纬仪根据其机内的坐标转向至目标星点,手动调整经纬仪使观测到星点位于望远镜视野中央,就可以将星点实际位置与经纬仪软件内的坐标进行一次校准。一般通过两颗星或三颗星便可以将经纬仪校准到比较好的状态,做到“指哪打哪”,方便自动寻找天体。
班导师活动还为同学们安排了“光启”天文台的参观,在李明正学长的带领下,同学们分组进入天文台小圆屋参观。“光启”天文台里有多台不同口径的光学望远镜,望远镜终端配置了目镜、数码相机、专业级CMOS成像等多套观测设备,可对月亮、太阳系行星、恒星、星团、星云、星系等天体进行观测。由于天气原因,当晚有些遗憾无法通过望远镜观测当时的星空,李明正学长向同学展示了平日里他们用天文望远镜所拍摄到的月球表面、土星及其周围的土星环,以及各种星系图片。李明正学长的讲解,激发了同学们对天文探索的兴趣,在小小的天文台里,竟然“装”得下如此浩瀚的宇宙。
此次班导师活动中,临五五班的医学生们探索了地球外的宇宙,深感宇宙浩瀚而个人渺小。天文与医学都是无止境的学科,在医学科研中研发新的药物,正如同天浩瀚星海中寻找正在形成的新星。不论是天文学还是医学,不论是浩渺宇宙还是微观细胞,都有需要我们勇往直前、探索未知的勇气与信心。在医学浩瀚的海洋里,希望我们都能有新的发现,“医”起扬帆远航。探索的道路永无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