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做客“午间Seminar”第29期分享病理学习方法
2021-11-22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周礼扬
 摄影:王塬辉

11月18日中午,第二十九期“午间Seminar”活动在西院新教学楼603教室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副教授、病理学课程组组长赵雷老师受“燕子姐姐”学业指导工作室和易班工作站邀请,给医学院黄浦校区70余名医学生作《繁杂之“病”,学之有“理”——病理学习方法总结》讲座。易班工作站谷芷宜主持了本次活动。

赵雷老师多年来不仅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承担了病理学、法医学等多项课程的教学任务。2020年2月,“逆行”奔赴武汉抗疫前线,进行新冠肺炎病例的病因分析,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为相关临床诊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赵雷从病理学的意义入手,鼓励同学们欲查其病,先究其理。他说,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医学生们的必经之路,但其复杂的机理、繁琐的流程也往往成为了许多同学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他以形态学实验报告的完成度举例指出,病理并不仅仅是为了诊断,要从结构出发理解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他鼓励同学们要时常回顾和复习学过的病理学内容,从而更好的理解病理概念和病理变化,翻越这一座医学之路上的“大山”。

接着赵雷就病理学的学习方法给大家带来了满满干货。他建议同学们应学会使用多样的学习工具:不仅仅善于记笔记,更要结合机制图和思维导图等方法更形象、直观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病理解剖时,思维导图能帮助建立局部与整体观,使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更形象、理解更深刻。他建议同学们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任何疾病都有局部表现,最终大多会产生全身性影响。看到局部的病理改变,更要探索在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善于在纷繁的知识体系中抽丝剥茧、层层分析,一步一步找到问题的关键。

最后的提问环节,赵雷更是深入浅出地回答了同学们有关组织学与病理学的联系、如何由生理跨越到病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他更是鼓励同学们平时学习中多与任课老师交流。现场,更有两位幸运的同学获得了赵雷老师赠送的《奈特神经系统疾病彩色图谱》和《奈特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

本次活动顺利举办,赵雷老师的倾情讲授帮助同学们更好把握病理知识结构、掌握学习方法,为未来的基础与临床学习筑牢了根基,大家获益匪浅。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