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辉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述临床医学人文轶事
2021-11-01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邱津航
 摄影:贺丹阳

10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临床医学院人文教研室主任沈宇辉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闵行校区东上院100教室以“临床医学人文轶事灰度慢思考”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精彩一课。

课程开始,沈宇辉开门见山,首先引用美国著名医生E.L.Trudean的名言“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作为课程引入。结合“病人疾病治疗过程中多次复发”这一案例,沈宇辉表明现实中的大量事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色的。灰度思考是一个重要概念,因此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要慢一步思考,沉淀一下。由于医学在技术上属于自然科学,探索自然科学规律,医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医生,要敬畏自然界、尊重患者,也要尊重自己和认知自己。

随后,沈宇辉通过引用其病人曲折的治疗经历,从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这一角度阐明医学是以解决问题,解除患者痛苦为最终目标的。接下来,沈宇辉风趣地以“鱼和熊掌”做比喻,表明现实中医生临床治疗决策往往面临压力,对此医生须不断提高医术水平并承担应有的职责。另一方面,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人文精神与沟通技巧也很重要,以“耐心与关怀的故事”与“截肢的故事”为例,沈宇辉进一步阐述了医疗中人文的含义,强调了人文精神对于医生的重要性,医生需要极大的耐心并关怀患者。沈宇辉讲述了身边危重病人艰难的治疗过程,以实际事例告诉同学们生命珍贵,但医学不是完美的,医生是在无奈与绝望中前行的,要勇于承认医疗存在缺陷或无法解决临床问题的情况。但是不能放弃任何一条生命,需要慢思考,不要急着说我不行。

最后,沈宇辉提出,医疗过程中要积极突破观念并且勇于承担。沈宇辉回忆一位危重病人的治疗经历,提出承担医疗风险与自我利益之间永远存在矛盾,做医生终究会遇上这种困境与矛盾,但不要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承担是一个医生成长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名医生,要拥有崇高的职业责任感,临床医生要守住初心,对同学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在课程最后,沈宇辉对课程最开始引用的名言,进行了详细解读:面对病人,首先要安慰他,然后去帮助他,最后去治愈他,即对患者和家属的保护。他鼓励同学们“尽力做一个纯粹的医生”,收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师生积极互动,课程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