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筑力营”医学院新生挑战垃圾分类知识竞赛
2019-08-30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陈翔
 摄影:卢欣

4CB52

  8月26日,“2019年专项计划生筑力学习先修营”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在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本次活动由首届“筑力营”医学专业7、8班发起,以宣传垃圾分类原则、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为目的,鼓励全营新生参与,帮助新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政策,更好融入沪上生活。

13D7C

  “专项计划生筑力学习先修营”(简称‘筑力营’)是上海交通大学为国家专项计划、思源计划等各项计划录取的本科新生“量身打造”的“助力工程”,2019年首届“筑力营”报名面向今年学校专项计划录取的全部本科新生。“筑力营”取“构筑基础、力学笃行”之意,本着自愿报名的原则,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训练,通过第一课堂“学业筑基”基础课程和第二课堂“力学笃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新生打好大学的学习基础,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拓宽视野,增强自信,明确目标,在大学之路上顺利前行。

  本次活动是“筑力营”第二课堂活动的一部分。活动现场主要分为比赛区域和科普区域。在科普区域,同学们根据宣传板上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认真自学理论知识,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对科学投掷、合理回收有了初步了解。另设有签名墙,大家纷纷留下笔记,彰显自己维护美丽校园环境的决心,签名墙成为此次活动宝贵的印迹。

19915

  本次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在比赛区域,四组四式垃圾桶及百张垃圾图卡早已摆放整齐。答题裁判来自“筑力营”7、8班正副班主任和助管,每组还辅以一名班委同学以示公正。经过前期学习,工作人员们对垃圾分类原则烂熟于心,迎接前来接受考验的同学。

36A85

  根据比赛规则,参赛者需要将十张随机抽取的生活垃圾图卡正确投放至四个常见垃圾桶中,分别是:干垃圾桶、湿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最终凭借正确率领取相应奖品。湿垃圾往往是最容易判断的项目,而区别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则可能使大家陷入困扰。在犹豫不决的时刻,同学们集思广益,老师们悉心引导,使大家巩固知识、加深印象,以便在往后的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另一方面,生活垃圾种类众多,成分复杂,同学们经过独立思考,也会对已有的分类标准提出质疑。老师鼓励大家积极探索,寻找依据,对于合理的解答给予采纳,在求证过程中使双方都有所获益。

4EEFA

  活动最后,获奖同学和工作人员分别与签名墙合影留念,本次垃圾分类竞赛圆满结束。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努力,参与者增长了知识,熟练掌握生活技巧,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妥善投掷,满载而归。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