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0dc5080758.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0dc5080784.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0dc5080762.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82a5080771.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0dc5080758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0dc5080784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0dc5080762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705/x_82a5080771_s.jpg 1 2 3 4
2017-05-09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周婉桢 张琳 蔡璟浩
 摄影:张一智
 

  5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5级临八三班和临八六班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医路风采,师生共梦”的班导师活动。师生共同开展了篮球和羽毛球赛、包饺子、座谈交流等活动份。两个班级的同学度过了愉快、充实的一天。参加此次活动的有班导师邬素芳医生、新生班导师汤静医生和一院妇产科及住院规培的年青医生们。

  当天上午,两个班级首先与老师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和羽毛球赛。参加比赛的朱峰老师和胡文成、彭颖等同学们一大早便在篮球场边上积极准备了。比赛一开始,老师同学们很快就进入了比赛状态,他们充分发扬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比赛中你争我抢,同时与队友默契配合,用心组织进攻。漂亮的抢断,精妙的传球,潇洒的进篮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球场上的激情与活力同样深深的感染了赛场外的同学们。有的人摩拳擦掌,加入了篮球赛的队伍;林冬妮、陈家浩等同学和邵老师在一旁比起了羽毛球;杨扬等女孩子们也不让须眉,纷纷组队在边上练起了篮球,甚至连邬老师也上场来了个漂亮的投篮。体育活动的意义在于在比赛中体会竞争与合作,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比赛的结果并不要紧,更重要的是大家在比赛中加强了老师同学间的交流与联系,增进了大家的感情。

  中午,师生们在一院食堂热闹地开始了包饺子,食堂师傅精心准备了面团和芹菜肉、韭菜鸡蛋、纯肉、香菇虾仁4种饺子馅,并亲自出手帮助大家揪面团包饺子,传授经验。同学们也纷纷挽起衣袖,洗手下厨。揉面、揪面团、擀皮、包饺子,大家都找到了自己拿手的项目,大展身手。而包饺子的过程是最精彩的,各地有各地的包法,包出来的饺子也是各式各样,女同学心灵手巧,包出的饺子精美别致;男同学不甘落后,不满足于传统饺子的形状,有些同学展开想象力,自创包法,有些学习各种不同的包法然后创新……“饺子”对于中国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身处异乡的同学们在包饺子的过程感受了集体的温暖,增加凝聚力,加深了同学间的感情,并体会了集体活动的乐趣。同时这次活动还增强了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紧张丰富的学习之余,感受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明白了做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有专业技能,更要提高生存技能。

  吃完了美味的饺子,下午同学们与班导师和其他学长学姐们一起围坐在桌子边在轻松的氛围下展开了座谈会。一开始,大家略有羞涩,陈瑞烨同学首先破了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外地的同学将来应该继续留在上海发展还是回家乡发展?老师们立马为同学们提出了解答。在他们看来,关于未来发展的问题,现在没有必要太过纠结。作为大二的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考虑太多这样的问题反而会迷失方向。大家所应该做的就是想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坚定地往前走,不要反复徘徊走回头路,这样反而浪费时间。老师们的话对大家都很有启发,同学们也纷纷打开了话匣子。赵可扬同学向老师提出了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医院或者说是老师更青睐于怎么样的学生?邬老师解答了这个问题:做医生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其次是勤快好学,最后才是聪明。的确如此,医生的工作说来神圣但其实也沉重,每个一举一动都会攸关人命,稍有不慎就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所以作为一名医生,所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对自己的患者负责。对于邬老师的回答,大家都纷纷点头。

  座谈会临近尾声的时候,2015级临八六班大一时的新生班导师汤静老师也参与了进来。汤老师的到来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也为同学们解答了不少疑惑。座谈会的最后,还是由陈瑞烨同学提出的问题收尾,可谓是有始有终。陈瑞烨同学认为平时自己就是比较喜欢文字的人,医院的工作平时比较辛苦,有没有一些令人感动的瞬间值得人去记录下来的呢?老师们纷纷表示,虽然临床工作平时又脏又累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亮丽,但是只要去留心,每天都会有令人感到温暖的事发生,当患者对你表示感激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问候,都能让人感到无比温暖。是啊,能够帮助到别人怎么会缺少幸福呢?

  座谈会在融洽的氛围下结束了,邬老师认为班导师活动以后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大家也要更多地融入到其中,相信下学期的班导师活动会更加精彩。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