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核酸和化疗药可共递送
2018-05-30 浏览( 来源:健康报 
 撰稿:
 摄影:

  本报讯 (特约记者杨静)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方超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杂志《先进功能材料》上在线发表论文。该文将作为封面论文正式发表。该研究创新性设计构建了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MSN)的核酸和化疗药物靶向共递送系统,以小鼠原位结肠肿瘤为模型,成功实现了化疗和抗血管生成协同联合治疗。

  肿瘤除可手术切除的适应证外,采用单一方法治疗效果常常不佳。美国FDA近年来积极倡导开发新型药物联合治疗肿瘤的临床方案。不过药物原型形式联合治疗虽可显著提高抗肿瘤疗效,但由于药物差异的体内药动学行为和药效学水平上的脱靶作用,联合应用通常疗效不佳且毒性显著。

  近年来,核酸药物和化疗药物纳米载体共递送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逐渐发展成为纳米药物研究的热点领域。MSN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易于多样性功能化修饰和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已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其作为核酸和化疗药物(如阿霉素DOX)共递送系统的尝试,近年来也开始有一些报道。方超课题组通过调研这些文献发现,DOX从MSN中释放,需高度依赖溶酶体的酸性环境,然而成功的核酸递送必须尽快突破溶酶体的约束实现胞浆递送,这一对矛盾导致DOX在纳米载体进入靶细胞后很长时间,都无法实现肿瘤细胞内高效率释放而进入细胞核,严重影响了两类活性分子的协同治疗效果。

  方超课题组发明了基于MSN的新型共递送策略,首次将阳离子聚合物(PEI)通过二硫键“编织”在MSN表面,这一设计既保留和发挥了PEI经典的质子海绵作用,用以核酸药物递送,又克服了已有文献报道中DOX在肿瘤细胞外微环境中非靶向提前释放和肿瘤细胞内低效率释放等瓶颈问题。

  原文链接: http://szb.jkb.com.cn/jkbpaper/html/2018-05/30/content_217067.htm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总…
  公共卫生学院第八党支部开展“深化作风建…
  上海交大医学院庄友文研究员获首届何享健…
  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来校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