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上海交大医学院推博士后激励计划
2018-04-25 浏览( 来源:健康报 
 撰稿:
 摄影:

  本报讯 (特约记者杨静)为吸引境内外优秀博士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鼓励博士后潜心科学研究,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出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激励计划实施办法》明确,将为纳入激励计划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20万元~35万元年薪,为出站留院工作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50万元住房补贴,并建立职称聘任的绿色通道。同时,将通过实行“2+X”的培养模式,加强在站管理及考核,切实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

  “以往按国家统一的设计,博士后两年就要出站,一些研究才刚开始,就面临被迫中断的尴尬。博士后、导师、实验室都对此存在困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人事处处长徐袁瑾介绍,该校这次推出博士后激励计划,就是希望用政策营造青年人才成长空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2016年起在所属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已试点实施“博士后激励计划”,两年来,共有8人入选该计划,其中两人入选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共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两项,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初现政策红利。

  郝茜是第一位入选免疫所激励计划的博士后。她表示,博士后阶段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关键时期,激励计划的资助让她能够安心专注于科研工作,并在导师Leng Siew Yeap(叶菱秀,马来西亚籍)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接受博士后训练的叶菱秀表示,20万元~35万元年薪已可比肩欧美顶尖医学院给予博士后的助学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表示,博士后研究人员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是一生中创新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进取心最强的阶段,处于创新创业的“黄金时期”,激励计划就是要鼓励这群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心无旁骛、从容不迫地攀登科技和学术高峰。在考核上,医学院也将“宽容失败”,对入选博士后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不会强制要求,而是采取国际通行的科研人才考核惯例,引入国际评议,评审、判断科研人员的科创潜力、研究方向,希望给予人才心无旁骛从事真正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的环境。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目前设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和生物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今年计划首批推出100个博士后激励计划名额,对新入站和在站博士开放。

  原文链接:http://szb.jkb.com.cn/jkbpaper/html/2018-04/25/content_213341.htm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